“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教师高尚情操的最好描述,但是要在工作中真正践行却是不易的。学会苦中作乐,才能保持长久的教育热情。
一、教师的“苦”
没有哪一种工作可以只图安逸、坐享其成;没有哪一种工作可以不受约束,不劳而获。所以,教师工作的“苦”也是必然的,它“苦”在我们的日常。
上课,不是简单的赘述,而是一场互动交流的大会。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看孩子们的反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每一个孩子的课堂表现,每一堂看似简单的课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课间,老师忙于批改作业和练习,一边批改一边听学生背诵是常态。期间还要穿插着班级的大小事务、学校的会议、班级群的分享,与家长的沟通等。孩子们可能还需要我们当个“法官”断一下案,或者当个“心理辅导员”去抚慰他们的心灵。课后,剩余的练习要接着批阅,第二天的内容要安排妥当,家长的询问要耐心解答……没有太多的精力来陪伴自己的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家庭,这便是教师的苦。
可是没有苦哪来的甜,至少在我们的工作日,我们是相对自由的。我们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去灵活安排自己的课堂和班级大小事务而没有太多的约束,所有的苦亦是为了等待收获。
二、教师的“乐”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乐在其中。
说起教师的乐,每个老师都有说不完的感概。我们扎根教育事业,默默耕耘,一路随孩子们前行,亦自得其乐。它是我们心中最宝贵的,也是支撑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精神食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快乐的源泉。不管带哪个班级、教一批什么样的孩子,只要看到孩子们一点点进步,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得越来越好,老师的心里自然会生出一种快乐,这是一种成就感。学生的感恩,是我们快乐的保障。爱是用心感受,当你付出了真心来对待孩子们,他们是一定可以感受得到的。在校时,他们能敞开心扉和你交流玩耍,能主动与你探讨学习上的问题,能与你一起分担喜乐与忧愁。毕业后,他们会想念你、惦记你,回学校找你聊聊天,分享他们新的学习和生活,会在微信里问候:“老师最近过得好吗?”每逢节日,会送上他们真挚的祝福……我们是朋友也是亲人。家长、学校的认可,是我们快乐的动力,当我们的教育教学得到肯定时,我们的内心是幸福的。工作中,自我的提升,也是快乐的重要基石。教师的快乐和幸福来源于内心的和平与安宁。
甜亦乐,苦亦乐,心善志坚。教育之路,道阻且长。愿我们每日工作,为了生活还有热爱,愿我们所教皆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