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青春?是陈独秀的“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是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何为少年?是李白的“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没有人永远处于青春,没有人永远是少年,在这短暂却蕴含着无限可能的青春,在这带领世界走向文明的伟大时代,少年人应把握住机会,发一份光,散一份热。
少年应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高谈阔论永远只是镜花水月,脚踏实地才能实现理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培育新型水稻,亲自下田参与种子的生产、播种、栽培等每一个环节,十年如一日身扎稻田。即使成功之路遥遥无期,也从未放弃过心中的信念。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南优1号”杂交水稻,标志中国成为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的国家。“禾下乘凉梦,丹心映青田。”袁隆平用他的实干精神改变了中国的“粮食命运”,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实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发扬这种精神。
少年应走好选择的路,不要走好选的路。成长路上并非一片坦途,或许荆棘缠绕,或许深陷沼泽,但只要我们将荆棘当作铺满鲜花的原野,世上便没有什么能将我们阻挡。伟大文学家鲁迅因看透中国社会的黑暗本质,弃医从文,投身从事于文学事业当中。他将笔当作刺向敌人虚伪嘴脸的利剑,向民众揭露黑暗社会的本质,力图唤醒人民,号召人民站起来为中国未来舍命一搏,“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以他坚定的信念为中国青年在荆棘满途中开辟前进的路,点燃希望的光。
少年应有“风雪压我两三年,我笑风轻雪如棉”的坚韧品质。2014年,河北省农村出生的庞众望获得省状元,当记者风尘仆仆赶到他家时,却被惊住了——庞众望幼时父亲便精神失常,母亲也常年瘫痪在床,终身与轮椅为伴,年过半百的姥爷只得承担起孙子的日常开销,就连家中的房子也是别人不要的。但庞众望并没有对他的家庭难以启齿,反而笑容满面地表示:“我的姥爷很好,母亲也教会了我很多。我得到了很多,应该值得别人羡慕。”正如那句“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一般,庞众望用他那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笃实的精神感动着世界。
青春因其芬芳而引人向往,也因其短暂而倍显珍贵。在这一充满机遇的伟大时代,青少年要珍惜这一时光,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用青春之火点燃少年心中的炙热梦想。
(指导老师:严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