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广西农垦集团 - 《广西农垦报》

高山仰止庞祖玉

作者:□宾业海    
2024-07-03    

文章描述了一位退休老人庞祖玉在山上义务巡山守林34年的事迹,他成为人们心中“不老的青松”,赢得了尊敬。他坚持巡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又一个炎热的夏季不期而至,我的心早已被一座高山牵挂。这座山,海拔不高,只是云开大山在博白县境内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丘,它背后便是连绵起伏的山脉。但是,当地人习惯称之为“高山”。因为有一位退休老人,34年结庐坚守在此义务巡山,这个小山丘便被称为“高山”——一座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我再一次来到高山,眼前见到的依然是满山青翠,扑面而来的依然是满目清凉。只是人事全非,原先山坳的那间红砖小屋没有了青藤缠绕的勃勃景象,趴在屋前的小白狗也不见了。及至入屋,锄头、扫把、铲子、扁担、耙子等工具也没有了,老人生前巡山用的“家当”全然不见。

记得30多年前,作为记者的我到国营长春农场采访。场长向我介绍,农场职工里有不少是以前四野南下部队的英雄,也有老劳模,曾接受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三次接见,他叫庞祖玉,现在退休了,还住在山上,义务为农场看管林木。于是,我开始关注老劳模,与他有了人生交集。

庞祖玉1923年出生在博白县一个贫农家庭,曾上山伐木烧炭,到地主家做长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吃过苦的庞祖玉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启了当家作主的新生活,于1953年加入部队建制的长春农场,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军垦战士,两年后光荣入党。没上过一天学的庞祖玉,凭着勤学肯干爱钻研的劲头,创造出了一个个骄人的成绩。他发明创造的“上挖下垒”法,被农场广泛推广,为当时梯田开垦提高了1/3劳动效率。他被评为中国首届劳模,多次立功受奖,功勋卓著,三次受到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毛主席握着我的手,很温暖。”庞祖玉后来对我回忆道,“我们很激动,当时想说很多话……”三次进京,三次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对于农村出身的庞祖玉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庞祖玉一提起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心情就难以平复。那时他就警醒自己,要好好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千万不要玷污共产党人的名声,一定要对得起党和国家。

庞祖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践行初心的。这条农垦长征路,庞祖玉退休前走了32年,退休后又走了34年。

改革开放后,庞祖玉带头带领全家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成为勇于创新推动农场发展的先锋,为农场创造了6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经他种下的林木就有3万多株。为了更方便巡山守林,1997年,他瞒着家人,在山上建了一座红砖小屋,一住就是22年。山里不通水不通电,还时常有虫蛇出没,家人放心不下,多次上山劝他回家居住,老人都不为所动。

退休后的庞祖玉,其实可以同正常人一样享清福。他和老伴每月都有养老金,他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女儿在行政部门工作,二女儿在玉林市一家大型宾馆做主管,儿子在农场工作,只要走下山去,便可过上另一种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

“我这辈子没作出什么贡献,感觉很惭愧,不能白领退休工资,要尽可能多做点工,才对得住党和人民。”庞祖玉简单地对我说。

正是这份执念,让庞祖玉在漫长的守山护林生涯中无怨无悔。

天还没有彻底放亮,早起的鸟儿刚刚从树林间的枝头唱起,白雾茫茫的大山“高岭”中,一位老人就已经步履蹒跚地朝山上走去。他头戴破旧草帽,脚穿高筒雨靴,一只手里拄着一根柴棒,另一只手里提一把弯刀,肩上背着竹条编织成的箩筐……还有一条名叫“家龙”的大黄狗,时而蹿在老人的前面,时而跑到老人的身后,护卫着老人。行走在环绕着山花野草和鸟叫声的树林里,老人颇有几分得意,情不自禁地哼上几句山歌小调,在山山峁峁间回荡——这是镜头下,庞祖玉留给我的再平凡不过的影像。

庞祖玉已经习惯了山上的生活,成了大山的一部分,除了雷雨天或大冷天不巡山外,天气允许时他都要踏上那条巡山路。走在熟悉的山路上,哼着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他感到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2012年6月,《人民日报》报道了庞祖玉的先进事迹,中央有关领导作出批示,中宣部组织了中央媒体新闻采访团对庞祖玉先进事迹进行专门采访报道。我领着中央媒体记者爬上高山,拜访这位令人景仰的老人。只见他眼窝深陷、皱纹密布、全身清瘦,双手的皮肤是老树皮般的褐色,但令人惊奇的是,94岁高龄的他竟然头发乌黑,眼神里光芒闪烁。

“革命人永远年轻!”采访团里的一位资深记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

……而今,走进红砖小屋,曾同为巡山员的儿子庞卫东,依然清晰记得父亲庞祖玉巡山时那坚定的步履。“2019年7月17日下午,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小屋,发现父亲不在屋里,连忙顺着山路四处寻找,最终在一处斜坡上找到了父亲……”庞卫东满眼是泪地说,“这片山林,他要守到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为止,父亲说到也做到了。”

从青春芳华到夕阳岁月,庞祖玉倾尽毕生精力守护的这片山林满眼郁郁葱葱。庞祖玉赢得了尊敬,成为人们心中“不老的青松”。

那位走上巡山路时头戴草帽,手提弯刀,肩挑柴棒,带着小狗,哼着红色歌曲的老党员、老劳模,守山如命、生命如山,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