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个矛盾的集合体,既有生生不息的翠绿,也有依依惜别的感伤。当五月的风吹过图书馆,门前的台阶站上了一波又一波穿着学位服的学生,他们向天空抛洒学位帽,向同伴伸出拥抱的双手。又一年的毕业季来了!
我们的一生要经历多次毕业,小学时挥挥手告别转眼又在中学相见,初中毕业典礼上高歌一曲也许从此走向不同的方向,高中毕业的疯狂之后是阔步迈向崭新征程。终于来到大学的殿堂,朝夕相伴,一路逐梦前行。是同学,亦是战友;是老师,亦是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栀子花开,这次的毕业是真正的面向未来,汇入人海,从此种种皆是未知。
未来,就这样摆在眼前。
小时候写在作文本里的未来,那些出现在梦里的模糊影子,就这样来了。
未来已来,我们该用什么方式迎接未来?
《未来已来》纪录片里,字体设计师叶天宇、游戏世界里还原故宫的玩家苏一峻、创客团队超能实验室女CEO齐蕾,他们的故事既炫酷又激励人心,他们用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诠释了一代年轻人的未来姿态,只要有梦,只要敢想,只要热爱,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未来不仅由希望编织,也有焦虑和迷茫。大卫在《未来大历史》中谈及未来的容貌,“The future is uncertain, may be dangerous, or may be beautiful”。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捕捉未来的踪迹。那些看过的书、上过的课,在笔记上留下的痕迹,在试卷上写下的答案,或将成为未来世界里的某种催化剂。后山雨后冒出的小蘑菇、池塘里扑腾的野鸭,梅林里的一抹微笑,或在未来唤起内心的柔软与温暖。而今在毕业季笑着道出的寄语赠言,或为未来某个节点标下注脚。
一年又一年,走向毕业,奔赴未来。毕业是离别,未来是前路。我们与未知相遇,与憧憬相遇,与遥不可及和微不足道相遇,未来是数字的乌托邦,还是薛定谔的猫?不管是奔流不息的时间长河,还是场景不断转变的时序地图,未来与过去、与当下永相随,每个人都是“未来建构者”。大学数年,赋予我们渊博的智慧和充沛的力量。我们需要遵循内心思考“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勇敢坚定地探索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在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中,在超出人类想象和认知极限时,从容应对。
毕业,不是情谊的消散,也不是学习的终点。知识给予的力量,学习启发的思维,总会给自己拔锚起航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底气。在人生这场长跑中,大学不过是成长的一所驿站。在这里,我们学会独处、学会勇敢,也学会了沉稳。在生命这条长河中,毕业不过是一隅短暂的当下。这个夏天发生的种种,也终将散落在若干告别里,成为青春的记忆。
前路漫漫,未来已来。站在学府路301号这个新的起点,怀揣梦想,一往无前,在新的舞台上闪闪发光。
(作者为我校图书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