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为人才强国建设再立新功

2024-06-28     浏览(121)     (0)

哈工程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船海核领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通过国际化科研平台和良好的团队氛围吸引人才,开启与高校全方位合作发展的新模式,助力人才强国建设。同时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释放人才培育新动能,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刘涛

学校始终把人才作为发展第一资源,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加快建设船海核领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学校视察后,哈工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鼓舞人心的成果,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人才强国建设提供更强支撑。

开辟高层次引才新赛道 全力激发办学潜能

忙碌一天的王旭辰刚从实验室回到住处,略有些兴奋还未入睡。自入职以来,他在青岛创新发展基地纳米光学与超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实和激情。

“国际化的科研平台和良好的团队氛围,让我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我喜欢的事业里”。这位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的高层次人才,很快就在联合研究中心风风火火地开展人工电磁材料研究。

王旭辰并非今年唯一被联合中心引入的高层次人才。继去年吸纳了19名各国的人才外,联合中心瞄准在纳米和超材料等方面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大平台、国际会议引才的方式持续吸纳世界英才,又将5人收入麾下。

在4月份联合研究中心刚刚召开的两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欧洲科学院院士安德烈·罗佳奇和尤里·基夫沙尔两位学术巨擎的主题报告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近40多名国际专家慕名前来。研讨之余,诸多专家在对联合研究中心平台近距离参观中感到了震撼,又有两名专家进一步达成柔性加入意向。

作为优秀典型代表,在今年上半年全校人才引进专题会上,研究中心负责人宋明肇分享了国际引才经验。他表示,“联合研究中心牢记总书记嘱托,锚定正确方向,找到愿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才有了联合研究中心现在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才产生了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

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始终寻求更大范围、更高级别的合作,谋求与更多国外高校开展互访交流,力图开启与高校全方位合作发展的新模式。

2024年4月18日至4月22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宋迎东率团访问俄罗斯,出席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访俄代表团相关活动,与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国家信息技术、机械学与光学大学开展合作洽谈并签署合作协议,深化哈工程与俄罗斯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全方位合作。

“预计7月份举办兴海论坛,重点邀请海外学缘青年学者,线上线下累计不少于3000名学者参会,力争在论坛引才数量、质量、精准度实现新突破。”校长助理、人力资源处处长尹航表示。

“哈工程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特别是引才工作,如船到中流浪更急。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继续鼓足干劲,按照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超额完成我们的引才任务,以引才增量效应激发办学潜能,为人才强国建设再立新功!”党委常委、副校长於志文在2024年上半年引才专题会上再次发出强有力号召。

释放人才培育新动能 快速推动青年人才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脱颖而出

2023年11月,骆洪亮成功申请到中船集团先进船舶发动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这项课题聚焦低碳船舶发动机研发中的燃料雾化机理,突出前沿基础研究。

骆洪亮的课题要解决柴油与氨燃料混合后雾化耦合的机理问题。

自从申请课题成功至今,骆洪亮已经多次奔赴中船集团科研院所就相关研究进行研讨,“研究方法新颖、进度很快,”中船专家对骆洪亮给出了评价。骆洪亮在雾化耦合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推进,成功申请到氨柴湍流雾化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四项专利。

“注重研究从工程应用到基础研究的贯通,不断提升学科影响力。”作为刚刚入职两年的青年才俊,骆洪亮已经受聘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副秘书长,第九届理事会青工委委员,ILASS Asia青年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Green Energy and Resources编辑。

骆洪亮成长的背后是动力装置电控技术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刚入职时,他便可独立专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低速机、中速机喷雾和雾化的光学诊断测量。团队负责人表示,“为青年人压担子,他们才能快速成长。”

“如何让更多像骆洪亮一样有闯劲、有拼劲的年轻人都能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在重要平台上施展才华,快速成长”,这也成为今年学校在育人工作上破解的重要课题。

2024年5月,学校制定出台“兴海人才培育支持计划”,加强对政治素质高、创新活力强、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的青年学术英才开展政策和资金扶持。着力构建学校、学院、学术团队系统化人才培育体系。

“以政策和制度为牵引,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在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国际学术影响力等方面的要发挥的重要作用。”校长助理、人力资源处处长尹航表示,近一年来,引育新增国家级人才31人,同比增长60%以上。青年人才蓬勃发展,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教师中,45岁以下占比超过65%。

牢记总书记嘱托,把年轻一代打造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哈工程不断明晰路径,真抓实干,奋力谱写人才培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