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我曾在心里暗想,一定要去一个离家远一点的城市上大学。结果兜兜转转,最终来到了离家仅有不到 300 公里的邵阳学院。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020 年 10 月,我的大学故事在这儿启航。
我叫刘璇,来自湖南醴陵,一名毕业后即要扎根于家乡教育事业的公费定向师范生。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读这个定向师范生,大一的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家里替我做的决定。”可是现在的我会坚定地说:“因为我想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初入校园时,我也和学弟学妹们一样,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也了解到大学的学习模式和初、高中完全不同,靠的是自主学习。因此,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适应这种模式。与其说是“适应”,不如说是迷茫地度过了我的大一。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作为观众去观看了学院组织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领略了 19 级学长学姐们的风采。也正是这一次观摩,改变了我的认知,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重新的定位——“明年我也要像她们一样沉着、自信地站在台上展示我的风采。”我给自己许下了承诺。
2022 年 5 月 26 日,我兑现了一年前的诺言。5 月初院里便开始组织报名,当报名表下发到班级的时候,没有与其他同学、室友讨论,我毅然决然地报了名。初赛的准备时间大概是 5天,这 5 天里我熬了两个大夜做 PPT、反复推敲自己的逐字稿、观看往年省赛的视频、练习自己的教态,一直处在一个“模仿”的阶段,让自己形成口、手的肌肉记忆。
来到初赛。初赛分下午场和晚上场,我被分到了晚上场。临近上场,室友察觉到我手脚冰凉,因为我虽然已经给自己做了不少心理建设,但仍然无法避免临场紧张。起初担心战败,真正站上战场又多了一份坦然。五分钟的展示转瞬即逝,老师们的点评和称赞让我松了一口气。当我走下讲台时,一个学妹凑到我的身边,打开了她手机的备忘录:“学姐,你表现得好好,我录了你的视频,可以发给你。”短短的一行字,让我觉得这些天的努力没有白费,机会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是的,第二天结果出来了,我拿到了全场的最高分。
正当我还沉浸在初赛的喜悦中时,收到了复赛的通知,且比赛模式让我闻所未闻——现场复赛。“断网、两小时、现场抽题”让我一下子慌了神,瞬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下手。果不其然,临场发挥比事先准备更考验基本功,我复赛中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不过老师们的指导和鼓励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石玉副院长的话如同一缕春风,吹在了我的心尖上:“刘璇的可塑性很强。”也正是这样一位伯乐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参加省赛、国赛。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4 月,我打了一场持久战。9 月份,我收到了院里省赛和国赛的备赛邀请,面对这个“意外”的机会,我心想当然要抓住,但我也知道这并不会轻松。于是我、雅雯、王轩、王政组成了“外院师范Team”。备赛期间,我们经常需要往返七里坪和李子园两个校区,也因此耽误了不少课程。但团队的合作让我们收获了我们四人独有的友谊,也将成为我大学时光里一段珍贵的回忆。王轩和王政的 PPT 制作技术杠杠的,总能呈现一股“技术流”,雅雯的即兴串词能力杠杠的,“临危不惧”。从每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到课件制作再到试讲,整个备赛期间我们四人交流讨论,分工协作,互帮互助,这种团队精神带来的快感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团队的力量不容忽视,指导老师更是我强大的军师。最初对李林钰老师的印象一直是一位“严师”,真正接触下来,才体会到她还是一位“慈师”。从国赛初赛的选题、教学设计的讨论、PPT 的制作到每一次磨课,李老师逐个地方与我交流想法、提出建议,并另找有经验的老师为我指导,让我的思路一下子打开,有了一个清晰的框架。甚至细到比赛服装,她都会为我斟酌挑选,让我感受到了“亦师亦友”的浓浓情谊。
每天 6:40 的闹钟,中午吃饭休息不超过 1个小时,晚上 9:30 回宿舍,陪伴最多的莫过于系办 601 的一桌一椅。限时制作教学设计和课件是我最大的难关,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我必须熟悉教材并且熟练掌握办公软件,为了节省时间,我设计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模板和 PPT 模板,固定模板根据主题往里面套内容,日复一日,熟能生巧。
“国赛初赛成绩出来了,我校英语、物理、地理入围决赛。”“捷报!我院参赛选手英语专业 2020 级学生刘璇入围决赛。”“捷报!我院 2020 级学生刘璇喜获第八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决赛二等奖。”“捷报!我院 2020 级学生刘璇喜获‘田家炳杯’第八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
捷报传来,轻舟已过万重山。
累吗?累。压力大吗?大。备赛和参赛的这7 个月里我曾焦虑到满脸长痘,体重下跌,头发脱落,内分泌紊乱,那为什么还要继续?因为初心未变。当想起那段早出晚归的日子,那段凌晨还在改思路、做课件的日子,那段为了梦想努力拼搏的日子,我觉得自己真牛。成为光的背后,总是会经历一个人的孤独与黑暗。当我收获到那沉甸甸的证书时,当我站在浙师大的舞台上领奖时,我为自己感到自豪。
大四学年,我回到家乡顶岗实习,认真积累工作经验。实习工作繁杂且沉重,成师之路辛酸而浪漫。我常在夜静时坚定地沉思求索,在疲累中执着地重燃斗志。班主任“小白”的我以一颗能吃苦、肯付出、敢担当的心带领班级步步前进。实习期间,我碰到了“难以应对”的学生和家长,也曾因此怀疑自己、陷入内耗,但依旧是“打不死的小强”。我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所带班级在常规、成绩等方面均位列年级前茅,得到了学生的爱戴、领导的称赞、家长的信任。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不论此刻你的目标和规划是什么,别瞻前顾后,只管勇敢地走下去就好。不必随波逐流,也不必过分焦虑,每条溪流都会有它的星辰大海。其实社会不缺老师,但是缺少好老师。希望所有师范专业的学弟学妹们都能够认清教育的真谛,心中有梦,脚下有力,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