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胸腹水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是肿瘤进展到晚期的一项重要指标。患者临床预后较差,大量积液的存在严重影响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的功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食欲减退、腹痛、腹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它的出现预示着肿瘤的终末期的到来。
西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利尿、胸腹腔内排液、腔内化疗或免疫治疗、胸膜固定术、局部放疗、热疗和全身化疗等,西医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有严重副作用,如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
恶性胸腹水属于中医学“悬饮、支饮、臌胀”的范畴,是由于肺、脾、肾、三焦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三焦阻滞,痰瘀内结,水饮内停所致。中医治疗常根据辨证论治的方法,分别采用中药口服、腔内注射、中医外治等方式治疗胸腹水。
晚期肿瘤患者全身多虚多寒,局部多实多热,全身与局部辨证多不统一。《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根据胸腹水的性状,选择不同的中成药腔内注射,可以很好地缓解病情。
恶性胸腹水患者正气亏虚,久病导致体质较差,很多治疗患者不耐受,在治疗选择上往往会受限制。而中医外治法则无此禁忌,局部外治药效比较专一且可灵活调整,安全性有保证,通过中药外用于皮肤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且还可以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同时中医外治法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且很少发生副作用。
1、贴敷疗法:该疗法是将药物制成膏剂或粉剂,用水或其他溶剂调和后外敷于病变部位或相关穴位,以达到舒经通络,散结消水等目的,可减轻患者疼痛、胸闷、腹胀等症状。
2、熨法:熨法主要将药物制成散剂用纱布包裹后加热作用于体表积液或相关穴位处,通过加热后的温热作用促使透皮吸收以达到利水通络,调畅气机等作用。
3、针灸:针灸通过局部取穴及全身配穴,针对积液的不同位置及脏腑归经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其中包括针刺、电针、隔物灸、雷火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