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新疆农业大学 - 《新疆农业大学报》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评

作者: 王熠铂 土地资源管理2101班    
2024-04-30     浏览(628)     (0)

       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你拥有了什么,而是你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心理自助读物,本书讲述了由于多种原因而陷入抑郁的蛤蟆先生在朋友的帮助和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通过十次心理咨询最终走出抑郁的过程。文中蛤蟆先生的每一次心路历程,或许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写照。在书中,我们与蛤蟆先生一起,开启了一场关于自我认知和心理成长的探索之旅。

       接受自我。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所有的不期而遇都在路上。书中的蛤蟆先生由于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经常处于依赖性的“儿童自我状态”和掌控性的“父母自我状态”两个极端之中,却忽视了中间理性与冷静的“成人自我状态”。因此也造就了他对自己缺点的不满与苛求。而在生活中,我们同样也会不自觉的处于这两种状态之中,我们挣扎在左或右,却忘记了平衡。我们会因为过去的错误而苛责自己,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看轻自己,从而忽视了自己的变化成长。但实际上,这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正所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有的改变在让人成长的同时,都会带来沮丧,无力等负面情绪,不论这些改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它们无法避免,只能慢慢适应。所以任何时候把握当下,不违本心,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保持勇气与热爱。这世上真正值得说的事不多,就像真正过不去的坎也很少。蛤蟆先生第一次去见咨询师时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会好起来吗?”咨询师对他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在接下来的治疗中,他对于生活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消极懈怠到后来的积极向上。在治愈的过程中他慢慢地找回了自己的价值,学会正确地看待童年的负面经历并进行治愈,减轻对现在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去坦然面对自己释放愤怒后产生的愧疚情绪,并且勇于表达拒绝。

       开始行动。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我们时常会在自己的思考中得出许多深刻的道理,这些思考能够打动自己,让我们觉得似乎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我们可能会因为思考得足够深刻而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但这只是一种自欺的错觉,真正的做到需要付出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在思想中得到满足。蛤蟆先生在咨询的过程中慢慢从依赖到反抗依赖,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并勇敢地打破现状,决定去开始新的生活和完成自己的梦想。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希望我们都能抬头看见月亮。

       人生并不只因为几个瞬间而存在,当下即是永恒,就算是生命中再无聊的时光,也都是限量版。在所有过去的日子里所经历的,感受的,得到的,都会化作星光,照亮着前路和归途,不必怀疑,亦不必焦虑。所有人间烟火,悲欢离合,日月星辰都会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