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万物丰茂,欣欣向荣,处处迸发着奋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2024年6月18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晨兴音乐厅,中国共产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校党委书记赵长禄代表中国共产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六届委员会,作了题为《高举伟大旗帜勇担时代使命 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的报告。
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统揽全局、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凝聚人心、催人奋进,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
——这是胸怀“国之大者”、践行初心使命的宣言书,彰显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再建新功的坚定决心。
——这是空天报国、追求卓越的路线图,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崭新篇章。
——这是戮力前行、接续奋斗的动员令,吹响了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共创美好未来的奋进号角。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北航人坚实的足迹印刻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新的时代坐标下,北航人嘹亮的声音回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
怎样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如何为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凝聚了北航人共同意志的党代会报告,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对标中央新要求,科学谋划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学校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起草一份具有时代特征、凝聚师生共识、对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报告,是筹备开好会议的重要环节。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直接领导报告的起草工作。在组长校党委书记赵长禄的带领下,工作组不断深化学习、开展广泛调研、持续深入论证,党代会报告逐渐完善。
思想引领行动,旗帜指引方向。党代会报告是政治报告,政治性是第一属性,讲政治是第一要求。报告起草伊始,学校党委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建校70周年前夕的重要勉励精神和给中法工程师学院全体法方教师重要慰问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自觉把学校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去推进。
工作组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聚焦服务战略、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科学发展、师生为本,努力找准指导办学实践的着力点。从主旨立意到行文结构,从建设目标到重大举措,报告通篇呈现出高度的政治站位、坚定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强烈的政治担当,充分体现了全校上下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彰显了北航人听党话、跟党走的不变初心。
谋深虑远,方能行稳致远。“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以起草党代会报告为契机,进一步找准目标定位、强化北航使命担当。”赵长禄这样阐释党代会报告的核心意义,“要扛起一流大学肩负的政治责任,坚决维护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走在前、做示范;要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主动服务国防科技事业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负党中央厚望。”
报告起草过程中,学校党委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面向教育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需求,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内涵引领、系统提升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学校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上创造更大辉煌。
继往开来,廓开大计。学校党委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彰显中国特色,坚持奋进世界一流、引领未来发展,以新理念新思路谋划新举措,着力作出时代贡献。报告起草过程中,对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立足北航所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作出“三步走”具体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到2030年前后,学校稳居全国高校“第一方阵”前列,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若干学科方向跻身世界一流前列,扎根中国大地、作出一流贡献,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到2035年前后,学校在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基础上,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突出贡献。
——到本世纪中叶,学校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若干学科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三步走”科学统筹“远中近”具体目标,体现了具有北航特色的建设思路,凸显了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心决心,做到了上下贯通、承前启后,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擘画了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的图景。
广集众智谋良策,凝聚共识开新局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报告起草的过程,既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对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
如何科学总结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事业发展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办学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挑战?
如何准确把握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深化对新时代办学治校的规律性认识,明确发展战略?
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统筹谋划学校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要回答好这些重大问题,必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开言路,博采众长,使报告更有说服力、号召力、感染力。
谋篇布局,系统谋划。校党委书记赵长禄全程领导,先后主持召开10余次工作组会,对报告的主题主线、框架结构、重要观点、重大举措深入讨论。校长、党委副书记王云鹏多次听取汇报并提出具体意见,对于报告重点内容和关键举措,组织开展深入研究。校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分管部门围绕业务领域的思路举措和具体内容,持续修改完善。
学校先后召开人才工作会议、科技工作会、学科建设工作会、人才培养大会等一系列工作部署会,分版块专题研究重大问题、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召开校领导班子务虚会、年度工作会、年中工作会等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深化报告的前期调研和论证。
“要打造一流人才队伍梯队,构建国防科技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并持续强化人才培育引进的‘四个效应’;要深化新时代人才工作机制改革,精心营造人才成长软环境,加强硬平台建设,全力强化一流服务保障,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就精彩事业。”
“要加大科技创新统筹力度,促进理工文医各学科板块创新能力同步提升。要以务实举措推动培育新兴方向,支持前沿交叉创新,统筹布局科技创新未来增长点。要持续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和活力。”
“要巩固传统优势特色,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极。要正视短板弱项,着力为传统应用方向注入新动能,强化学科基础、前沿、交叉方向布局。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科学谋划学科布局。要拓展学科面向,推动可持续发展。”
“要一体加强学工-教学深度联动。要持续优化教学资源供给,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实现学生分类培养、分类卓越。要强化数智赋能,建好协同共享的优质平台。要建立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引导和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评价督导机制。”
“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新突破,开展国际引智和国际科技合作,发挥广大教师学术专长和境外资源优势,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为学生国际化培养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杭州国际校园建设,加快打造学校国际化‘新名片’。”
“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把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守正创新的重要保证,统筹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下放办学自主权,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
一次次深入研讨、一场场扎实调研,学校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明晰,各项工作举措越来越有力,包含着集体智慧和思想火苗的党代会报告逐渐丰富。
(下转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