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带着一张录取通知书,拉着两个行李箱,乘坐地铁三号线在中南大学站下了车。就这样,我带着解锁新地图的兴奋开启了我的中南生活。
初至中南的日子里,我的确常常处在一个“兴奋”的状态中。第一次在鸟巢参加开学典礼、第一次做志愿者、第一次参加校园歌手大赛、第一次躺在情人坡上晒太阳……各种各样的“第一次”堆聚成缓慢却具象的进步,让我在中南的时光惬意而有意义。
学习累了,我就带着相机去逛校园,去看玉兰花开、看天鹅嬉水、看白云流转、看人潮熙攘。我尤其喜欢流连新校区,足迹遍及校区各处,镜头里定格了四时风景:春日,嫩绿的草茵、洁白的玉兰、粉红的樱花合成一组色彩明快的画布;夏天,石子路反射的阳光将路旁的青草“烤”得深绿,穿过葱郁枝叶的阳光为脚下平添一地光斑;秋季,拥有层次丰富的色彩美学,落霞红、银杏黄、晴空蓝一起在玉带河里搅动秋波;冬来遇雪时,每一帧都可为一幕童话故事……镜头里的四季流转,组成了我们大学时光的背景色,任意一处定格,仿佛都能牵扯出许多思绪。
转眼又是盛夏,汛期的长沙雨落纷纷,仿佛细细诉说着道别的心意。我的镜头里突然挤进了许多的红、蓝、黑——校园里各个角落都涌入了忙着与中南道别的身着各色学位服的同学们的身影。我忍不住将镜头对准了他们。镜头里的主角们在六月拨正流苏,离开校园,即将切换一种新的身份与角色,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快门按下的一刹那,他们的欢笑、洋溢着热情与梦想的时光此刻就变成了回忆。突然间,一份莫名的不舍在我心头汹涌。我意识到,虽然我们之间是陌生的,可我与他们有幸在中南同行一程,赏过一样的四时风光,接受着共同的精神哺育。思及至此,我连按下快门的动作都似乎带着道别的慎重。
这是我进入中南的第一年,我却早早地在别人的毕业季里,提前生出了对中南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