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建筑通讯》

《超越之根》
——有一种精神叫“核电精神”

作者:■文/赵艳  胡本知    
2024-06-20    

大亚湾核电站

建成后的防城港核电站

有一种情怀,是二局情怀,穿越不居的岁月,如流的时节,紧紧牵动着二局人的心。

“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在 中国 南海 边 画了一 个 圈……”这首 《春天的故事》 不仅唱响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动了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所在地,自此开启了中国大型商用核电四十年的飞速发展浪潮。

在水清沙幼、依山傍海的南海之滨,中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应改革开放大潮而生,解决当时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困局,为粤港25年来的经济发展奠定有力基础!回想四十多年前,我们首次参与大亚湾核电建设的历程可谓举步维艰。

1985年1月26日,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开始招标,对于从未接触过核电建 设 的二局 来 说,还未 “开战”,好像已经“败北”。但是二局多年来深耕火电建设,有着丰富的积淀,原副局长田心起决心带队参与投标,与三个投标集团包括 23家外企公司及国内17个国内专业企业同台竞争。“想与他们斗一斗,‘土八路’枪也能赢过洋人炮......”

投标初启,就得知组成联合体投标,连初审都没通过。原来是由于缺少一家法国政府推荐的法国核电建设公司,田心起立刻带队多次辗转,找寻合适的公司。冲破重重难关,终于在香港联系到一家合适的法国公司,共同组建了当时中国最大、也是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建筑企业集团———HCCM 核电 建设合 营 公司。随后,成立HCCM核电建设合营公司投标联合体。

经过长达一年半的激烈竞标,直到1986年4月中旬,局终于收到了中标通知书,从此,成为集团公司系统内唯一一家有核电施工资质的企业。1987年,大亚湾核电站终于开建,很快又一难关横在眼前。由于实际原因,大亚湾核电站1号主厂房工期拖后了两个月,又要按既定时间完成+28米主框架。靠常规的进度施工几乎不可能,外方的负责人也直言不讳地表示了他们的怀疑和担心。在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全体职工以大局为重,充分发挥“铁军”精神,经过三个多月的拼搏,一号汽轮机厂房的砼主体节后框架终于比预定计划提前7天完成。日方第一副总经理诸冈勋向全体中方管理人员三鞠躬,表示由衷的感谢。法方总经理连拿斯后来说到:1号厂房在短时间内赶上了进度,我非常满意,在法国的核电站工程也没有如此准点,你们中建二局是可信赖的伙伴。

对于大亚湾核电,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的指示:“建成、学会。”我们二局人有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与红色血脉,用自己的实力证明:“我们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多。” 1992年11月,大亚湾核电站两台机组全面竣工,前来进行评审的国际原子能机构认为其“工程建设方面采用了高度紧凑、颇富挑战的进度,主承包单位在施工作业和质量控制方面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有些做法堪称典范,值得推广”。

至此,从合作常规岛起步,局成为我国核电建设领域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先辈们筚路蓝缕、开启了局核电建设的山林,不仅实现了我国大陆商用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成功起步,更为我国核电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克服艰难险阻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历程中,淬炼形成的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求真笃行、自立自强、“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核电精神不断延续,一辈辈核电人自觉践行并不断发扬壮大。2016年,局承建我国西部首座核电站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二期“双核岛”工程。该项目按照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研发,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是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片”。

2018年5月23日,广西防城港核电3号核岛穹顶吊装的重要节点顺利完成!项目3号核岛穹顶是个外形酷似巨型“帽子”的半球体,穹顶高度超过13米,重达220吨,相当于200辆小汽车的重量,直径45 米,相当于3.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如何将这么大、这么重的穹顶从地面一次成功吊装到60多米高的核岛顶部,这是项目总工程师刘军必须要解答的难题。

回忆起吊装的情景,刘军记忆犹新。“整个吊装过程可以比作给一个杯子盖上盖子,最终确保这个杯子密闭。而核电建设的标准非常之严苛,误差不允许超过2 毫米,相当于我们要实现刀刃与刀刃的对接!”难度之高可想而知。要想达到这样严苛的标准,仅仅把穹顶“画”出来,远远不够,刘军想要达成的效果是—画出动态的穹顶。这样的想法推动了国内首次把BIM技术应用到核电建造过程中,模拟了吊装的全过程,运用BIM模拟将整个吊装过程提前可视化和动态化呈现,把不可预知的因素通过一次次动态模拟变得清清楚楚。“吊装前的两个月,我们召开了大大小小的吊装讨论会和技术交底近百次,组织了数十个工种开展了包括穹顶吊装空钩模拟演练、应急演练、穹顶试吊等总计60次演练。”BIM小组负责人李亚坤在穹顶吊装的现场说道。

2023年3月25日,随着168小时试运行试验圆满完成,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实现了两个“第一”:既是党的二十大、2023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之后第一个高质量投产发电的核电机组,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第一个核电项目。

我们沿着先辈的足迹,在核电建设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从大亚湾核电站到岭澳核电站,从红沿河核电站到台山核电站,从阳江核电站到田湾核电站,从防城港核电站到太平岭核电站……局累计参与12座核电站33台核电机组的建设任务,占据了我国核电土建施工领域的半壁江山,“建”证中国核电自主化的辉煌历程。如今,我们看到, “华龙一号”百吨穹顶吊装最大误差毫米内;我们看到,“牺牲混凝土”研发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我们看到,以“预埋件机器人”等“黑科技”源源不断地往工地输送必需材料,为把局打造成为高质量核心工程局赋能铸魂。

二局有一种精神叫核电精神,无数二局人前赴后继,生生不息,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