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2版)师尽快成长,附校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坊及“1235810”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1年成长、2年成熟、3年成才、5年骨干、8年优秀、10年名师,通过定调子、搭台子、压担子三步走的策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工作坊内每一位青年教师有清晰的成长方向与通道,找到阶梯,激发青年教师心底的成长欲望,让他们冲劲干劲十足,找到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杨永宏说道。
此外针对青年教师成长,附校还实施青年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三级视导制度等,给青年教师安排有经验的老师来担当师傅的角色,通过查教案、听课堂、做反馈来指导青年教师。从师傅的引导、到学校领导班子把方向,环环相扣帮助青年教师成材。
现在的附校已形成“成长一批、带动一批、影响一批”的良好师资发展态势,自2020年起,青年教师获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青年教师获奖全国7人次,全省56人次,市级66人次,区级15人次。仅2023年,青年教师中更是有127人次获奖。
尤其在2023年年末举办的甘肃省“千校万师”赛课,作为建国以来甘肃省教育厅组织的最大规模的全学科的现场课比赛,涵盖小学,初中,高中37个学科,有565所学校的近万名教师参与,兰大附校是全省获奖人数最多的小学,也是全省唯一1所获三个一等奖的学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两年,兰大附校承担了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组织的越南教师代表团观摩学习、港澳内地青年校园文创甘肃交流活动、新疆医科大学子女学校教师跟岗培训,以及来自省内甘南州、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的各级各类跟岗研修活动,参与教师512人次,学生上台参与课堂展示4646人次,平均每人3次,教师个人课堂展示112次,教师进行讲座35场,助力近1000余名教师专业成长,附校经验如灯塔,照亮更多学校高质量发展之路,也为甘肃乃至全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附校样本”。
在2024年3月举办的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教师跟岗研修活动结束后,跟岗教师马建东在自己公众号中写道:“几乎我们眼里看到、耳里听到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大家都在期待第二天的培训学习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好让我们带回去,指导我们自己的教学活动。”
在附校的西南角高高矗立的附校“兰精灵”的梦想柱,每年孩子们毕业时,都会把自己的梦想投入梦想柱的具体年份的一个信箱里。杨永宏介绍说:“梦想柱设置的初衷是让从这里毕业的孩子从小树立远大梦想,并为这个梦想而不懈努力,十年后,他们本科毕业再回到母校看望的时候,瞧瞧自己当初设置的梦想是否达成。”兰大附校师生梦想的种子就此在这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