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李术才率团访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AMS合作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ATLAS合作组

作者:陈凌 孙锲 李海峰    
2024-06-19     浏览(124)     (0)




  本报讯 6月12日,校长李术才率团访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AMS合作组,与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李术才一行访问了AMS地面运行控制中心。丁肇中教授介绍了曾由他领导、中国科学家参与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发现胶子实验、L3实验、AMS实验等三个国际大科学工程,对山东大学长期以来对AMS合作组的帮助和贡献表示感谢,希望双方继续深化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持续在国际顶级科学研究事业中突破创新,共同为国际空间探索贡献力量。
  李术才向丁肇中教授介绍了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情况,并感谢他对山东大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给予的支持。他表示,山东大学将继续支持与AMS合作组深化合作,进一步对接世界科技前沿,主动参与重大国际科研课题,期待双方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加强交流,进一步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国际学术研究合作。
  代表团一行参观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控制中心、ALICE实验现场,了解了大型离子对撞实验的原理、建设和运维等相关情况。
  访问期间,李术才还看望了山东大学热科学和粒子物理团队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学习工作的同学,鼓励他们向世界顶尖科学家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勇攀科学高峰,在科研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继续在世界顶尖科研合作中作出山大贡献。
  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李伟一同访问。山东大学人事部、科研院、国际部,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又讯 6月13日,应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邀请,校长李术才率团访问CERN—ATLAS合作组。ATLAS合作组发言人暨负责人安德烈亚斯·霍克(AndreasHoecker)教授、山东大学ATLAS团队负责人李海峰教授与代表团一行进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霍克教授详细介绍了ATLAS合作组基本情况、ATLAS实验的物理目标、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和ATLAS探测器结构、粒子探测工作原理以及希格斯粒子目前测量等情况,并对山东大学ATLAS团队在缪子探测器建造和希格斯物理分析中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山大ATLAS团队继续在探测器运行、高颗粒度时间探测器升级、数据分析中发挥更大作用。
  李术才对ATLAS合作组管理层给予山东大学AT-LAS团队多年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CERN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高能粒子物理实验平台,山东大学将进一步推进有组织的科研,一如既往支持师生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加强与CERN合作推进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共同造福人类福祉,携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李术才一行实地参观了位于地下80米深的ATLAS探测器,并了解了探测器运行、数据获取、探测器维护等实验运行的技术细节。李术才对山大ATLAS团队在国际合作实验中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祝贺,希望团队继续发挥优势特长,勇攀科研高峰,不断提升山大ATLAS团队在国际合作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李术才一行还参观了ATLAS的硅探测器升级组装实验室。
  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李伟,山东大学人事部、科研院、国际部等单位负责同志,以及山东大学ATLAS团队成员参加相关活动。 (陈凌 孙锲 李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