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集中报道我校助力南京低空经济发展

2024-06-10     浏览(155)     (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低空经济领域提前布局,与南航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通过科教产教融合,南京在低空经济试验区进行全体系研究并开发多个无人机机型,已经形成了低空经济产业闭环,得到了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编者按:近日,由中央宣传部部署开展的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南京,中央媒体、省市媒体集中报道我校提早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积极开展科教产教融合,助力南京市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相关报道摘编如下:新华社|拓展场景 布局项目 低空经济 “飞”得更高(2024-06-0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院长燕雪峰:我们在江苏可以找到低空经济需要的无人机的生产、设计、制作、测试,包括其应用场景落地所需要的装备、技术、人才,在省内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闭环,江苏对此有极大的优势。央视新闻丨智慧云平台+产业集聚 江苏 “低空经济”加速起飞(2024-06-01)为了让低空经济更好“起飞”,南京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在试验区里记者看到,通过这样的智慧云平台,可以对全市无人机进行全过程的监测、运行和管理。
  在试验区的另一栋楼里,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正在对无人机设备进行调试。目前,他们已经开发量产10多个低空经济领域的机型,覆盖从载重3公斤到300公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院长、南京长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燕雪峰说:“所有的关键技术、所有的产品、所有的平台,甚至管理规范,我们都能找到相应的企业来组成一个联合的团队,将所有的场景成功落地。”央视网丨江苏三大万亿城市发力竞逐万亿 “低空经济”(2024-04-19)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强调,南京发展低空经济要在4个方面重点发力。其中提到要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重点高校院所,组建紧密协同的创新联盟,完善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光明日报丨江苏南京:打造低空经济新高地(2024-05-18)近年来,南京高度重视低空经济的引导和布局,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2018年,南京市浦口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无人机项目合作协议;2019年,浦口与南航、联通共同打造全国首个5G网联无人机试飞基地;2020年10月,浦口高新区获批全国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辐射南京长江段全域,联动南京及周边区域。与高水平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是南京低空经济与其他区域竞逐低空赛道的优势之一。南京拥有51所普通高校、95名两院院士,在宁科研院所61家,雄厚的创新资源储备为南京竞逐新赛道提供了强力支撑。光明日报丨江苏南京:低空经济正“振翅高飞”(2024-06-05)“这架无人机能够进行沿长江流域常态化海事巡检工作,每2个小时巡检一圈,巡查线路达97公里,AI目标识别也提高了巡查的效率和准确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院长燕雪峰介绍,“前两天,还有无人机执行了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到南京市人民医院的血液运输任务,保障了医疗救援的顺利展开。”
  提前谋划布局,南京浦口区将无人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2018年1月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无人机项目合作协议,2020年申报获批为全国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之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业学科都与低空经济直接相关,科教人才优势明显,这为南京市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创新力。”朱伟细数南京市发展低空经济的优势,“我们培育建成了一批平台载体,并以航空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机载系统、地面设备、空管系统开发等为重点,构建了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综合服务4大低空产业发展体系。”科技日报丨竞逐空中之城,南京低空经济飞起来了(2024-06-04)早在2018年,浦口区就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无人机项目合作协议,将无人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院长、南京长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燕雪峰说,2018年以来,他们对低空经济的全体系、全要素和关键技术开展了全方位研究,包括低空经济所需要的顶层方案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管理平台研制、飞行器设计制造、典型应用示范的落地等方面,形成了40多项科技成果和标准成果。新江苏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竞逐“空中之城”(2024-06-05)2018年1月,浦口区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无人机项目合作协议,将无人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高新区牵头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联通等单位打造了民航局授牌的全国首个5G网联无人机试飞基地———江苏南京无人机基地。通过近几年的实际运营,南京试验区形成了“一中心两平台多场区”的低空经济产业架构。
  无人机是一个典型的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产生社会效益的应用。“随着技术逐渐发展、成本陆续降低以及管理更加规范,无人机必将在我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院长、南京长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燕雪峰说。南京日报丨江苏南京:瞄准“万亿级”,“领飞”新赛道(2024-03-17)“南京作为较早布局低空经济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低空资源,民用无人驾驶航空领域研究基础雄厚,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莱斯信息等名校名企,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业规划等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专家郑琼洁表示。南京日报丨浦口低空经济飞出集聚效应(2024-06-04)南京拥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众多高校的科教资源,科技基础雄厚,有着先天优势,发展低空经济,南京可以说因势而为,顺势而上,目前发展的态势也很好。
  秦淮区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电科28所等高校院所积极布局飞控系统,莱斯信息空管自动化运行系统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江宁区打造“环南航”高校科技创新带,成为低空经济重要增长极。
  浦口区低空经济产业布局较早,2018年1月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无人机项目合作协议,将无人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高新区牵头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联通等单位打造了民航局授牌的全国首个5G网联无人机试飞基地———江苏南京无人机基地;2020年申报获批为全国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实际运营,南京试验区形成了“一中心两平台多场区”的低空经济产业架构。
  南京长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院长燕雪峰对产业的集聚效应深有感触,“南航从2018年开始在浦口区的支持下,对低空经济的全体系、全要素、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完成了对低空经济所需要的顶层方案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管理平台、典型应用示范的落地等方面的全方位研究,同时也看到无人机企业相继落地浦口这片热土,形成了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