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州师范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报》

智慧备考 研途无悔

2024-06-15     (0)

记者采访历史与政治学院刘湧老师,探讨考研相关话题。刘老师建议考生从实际出发,坚定决心,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选择报考学校应考虑自身情况和目标,跨专业报考需明确目标和动机。考生应寻求支持,结伴备考,优化生活节奏,调整心态。

考研,是众多学子进入心仪学府深造,追求更高学术成就的必经之路。为此,本 报记者采访了历史与政治学院的刘湧老师,围绕考研相关的话题展开探讨。

教师简介:刘湧,男,中国共产党党员,法学硕士,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副教授,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点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记者:如何正确看待考研?

刘湧:在做出考研决定前,同学们要充分进行自我审视,从实际情况、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等出发,确保自己的选择是基于对自我的深刻认识和审慎的考量,而非盲目地追逐流行趋势或简单跟随他人的步伐。考研并非唯一的选择,每个人的情况和目标都不尽相同,因此,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做出最符合自己情况的理性决策。记者:在考研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和规划?刘湧:首先,要坚定决心,这是考研成功的第一要素。考研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如时间紧、压力大、学习工作任务重叠、遭遇复习瓶颈等等。因此,同学们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各种挑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并为之付出持久的努力。

其次,要具备顽强毅力和必备的学习能力。很多最终顺利考上研究生的同学,普遍在这两方面表现得更为卓越,也从侧面反映了学习毅力和能力的重要性。另外,充沛的精力也是保障考研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同学们可以采用合适的方法,随时保持身心的最佳状态,才能事半功倍。

最后,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面对考研复习的繁重任务,同学们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最好根据自身情况和所报考学科近年的初试情况,量化考试科目科学提高成绩,努力补齐短板,实现高效率学习。

记者:如何选择报考学校?

刘湧:首先,要了解招生基本情况。由于不同学校的招生政策、考试科目和难度存在差异,同学们需要提前上网查看各校的招生简章,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咨询老师、有经验的学长学姐等方式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其次,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路径和未来规划等,明确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后,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水平、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等因素,结合自己的复习进度、成绩情况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精准筛选并确定最终报考的学校。

记者:跨专业报考应注意什么?

刘湧:首先,同学们要深入了解目标学校和学科是否设有前置专业限制,以确保自己的选择具有可行性。跨专业报考的限制可能涵盖本科专业背景、成绩要求、甚至特定课程的完成情况等。这些将决定你是否具备报考该专业的资格。

此外,同学们要明确目标和动机。跨专业考研的动机是源于对某一专业的深厚兴趣,希望能够深入学习和探索?还是基于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希望通过跨考实现职业转型或提升?又或者是受到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希望借此机会扩宽自己的人脉和资源等等。所以,同学们在进行跨考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跨考的挑战。

记者:面对考研的压力与不确定性,该如何调整心态?

刘湧:第一,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面对考研的困惑和压力时,同学们可以主动和自己熟悉的老师或是家人分享自己的心境、困惑等,从他们那里获得建议和鼓励,这有助于同学们调整心态,以更加积极和坚定的态度面对考研的挑战。

第二,携手共进,结伴备考。同学们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备考,提升备考效率和学习动力。结伴备考不仅能够互相监督,鼓励彼此保持学习热情,还能在备考的过程中分享学习资料和经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在考研道路上稳步前行。

第三,优化生活节奏,调适心态。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应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和积极的心态。当感到疲惫或者烦躁时,可以采用跑步、看电影、听音乐等放松方式来缓解压力,恢复精力。

考研是时间和效率共同发酵的结果,考研也是同学们通往美好未来的重要路径之一,祝愿大家能通过辛勤努力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