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奋进正当时青年勇担当”青年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表彰先进青年典型,激励部系统广大青年奋斗逐梦、担当作为。航天学院刘延芳研究员荣获第二届“工信杰出青年”。
走进刘延芳的办公室,一张折叠床立在墙角,柜子里放着常用的被子,让我想起采访时他的学生说:“刘老师的办公室深夜还亮着灯,有时甚至就睡在实验室,他的身上好像总有用不完的精力。看到刘老师都这么拼,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跟他聊天的过程,他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值得”:披星戴月攻关国家重大项目,值得;引导学生积极投身航天事业,值得;指导学生做科创各种拿奖,值得……
“我们团队很小,
但每个人都很优秀!”
“大型航天器总装和试验的技术水平集中体现了航天总体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成本、周期和性能……”,刘延芳说,能够立足航天强国重大需求、聚焦航天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理论探索和技术攻关,是自己的幸运。
“十年磨一剑”,他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或参与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相关课题10余项,参与的系列研究成果成功助力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机械臂、祝融号火星车、玉兔号月球车等5个重大工程和30余个型号任务,登上央视《大国重器》《中国太空之旅》《下一站·火星》等栏目,合作单位发来感谢信给予高度评价。
近年来他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以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黑龙江省专利银奖等多项奖励,2023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
“很庆幸赶上了航天大发展的时代,遇到了齐乃明老师这么好的领路人,还有这么好的团队……”刘延芳说,自己能够一路前行,源于导师的包容和团队的支持。“我这个人有点犟,爱较真,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学术问题和齐老师争论得面红耳赤,但齐老师特别包容我,师兄弟也特别支持我……”正如他在校立德树人先进集体答辩时所说,“我们团队很小,但每个人都很优秀!”
“建设航天强国,
我们的梦想是星辰大海”
“要瞄准前沿努力攻关,我们的梦想是星辰大海……”在刘延芳主讲的7门课上,他总是将自己对航天的热爱和“两弹一星”功勋的家国情怀等潜移默化地融入深奥的科学知识,无声地在学生心中撒下航天的种子。
他指导的学生100%参与航天等重大工程,带学生与航天单位开展合作时,他告诉学生要借机开阔视野,全面提升自己。他还组织学生党支部与航天院所开展支部共建,坚持以“支部+”赋能人才培养,引导学生投身航天建功立业,所指导的学生毕业后90%以上投身航天等领域。
“从大三开始跟刘老师做项目,读博期间参与航天工程,与项目组同吃同住同攻关,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但成功的那一刻真的很有成就感。”2020级博士生周芮说,正是导师带领她“真刀真枪”参与航天项目,让她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
“刘老师有一句名言,当你不知道路怎么走的时候,尝试把路拓宽。”2016级本科生刘翔至今对班主任的这句话记忆犹新,他说正是在刘老师的影响下,自己投身航天的信念更加坚定,本科毕业后选择参军入伍,继续在航天工程领域深造,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只要你愿意做科创,
我就愿意指导你”
有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找刘延芳指导科创,他总是“来者不拒”。近年来他指导大一年度项目、大创项目、科技创新竞赛等60余项,平均每年指导10余项。
“如果只是我一个人自说自话,学生可能也不爱听,所以我经常组织他们一起头脑风暴,朋辈式的互相启发更有效果。”他鼓励学生在“创中学、学中创”,带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切身体会“工程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培养工程意识和工匠精神。
近年来他指导学生获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佳项目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级科创竞赛奖励15项,2022年他指导的5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均获得一等奖,他自己也获得创新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8项。
他还主动请缨担任“小卫星班”执行班主任,围绕航天领军人才培养目标,“一对一”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创新构建“大一项目启蒙-大创项目进阶-创新竞赛拔尖”三阶培养模式。
“作为班主任,刘老师因材施教,每学期都会根据每个人的成绩和表现讨论规划后续的学习和科研,给予中肯的建议和悉心的指导。”小卫星班班主任助理佘佳宇说。8年来,佘佳宇从本科到博士,刘延芳也从他的班主任成为他的博士生导师。“刘老师在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的言传身教一直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
在小卫星班刘家均眼中,刘延芳对他们来说亦师亦友。“寒假期间老师抽出宝贵的时间,坚持每天和一位同学谈心交流。他鼓励我们要打牢基础,多参加科创,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领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带班级、带学生“上瘾”的刘延芳,带领集体获得优秀团支部标兵、优秀学风班标兵、社会实践优秀集体等荣誉。
刘延芳说,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变得“婆婆妈妈”,从学习、工作到生活,事无巨细,问了又问。“哪怕这些唠唠叨叨对一个学生产生了触动,就有价值,就值得了。”刘延芳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