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报》

以希望为种 见繁花盛开

作者: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提名奖获得者、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王佳丽    
2024-05-15     浏览(66)     (0)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七年间,我在南邮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路生长,绽放出南邮人的青春芳华。

湖北:播下希望之种,看见最纯的童心

2019年夏天,我带领省级重点团队,走进位于国家贫困地区恩施州建始县的明德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实践活动。这里的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天刚亮,我就牵头联系当地的青创会。经过一周的沟通洽谈,对接商会捐赠,这所学校有了第一个足球场。孩子们可以在那里肆意奔跑,尽情欢笑。“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实践活动已开展整整5年,在一场场接力中,我们续写着大山里爱的故事,也受到了来自团中央的表彰。

青海:植下奉献之苗,看见最美的花季

2021年,我毅然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奔赴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开启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在那里,我迎来了高原的孩子———112名藏族学生。他们大多语言基础薄弱,甚至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英语。了解情况后,我从26个字母开始教授,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最后一个晚自习,娃娃们为我准备了一场告别晚会,送上的留言本里写满了对我的爱与祝福。他们说:“您在我们的高中时期,种下了许多美好的种子。我们会长大,一颗颗种子也会变成一棵棵大树,在我们心中茁壮成长。”花期不同,但花一定会开。112朵格桑花般的笑脸,是我一生难忘的宝贵收获。

中国:种下青春之树,看见最暖的真情

我曾代表学校前往马来西亚,和150余个国家地区的青年一起参加联合国世界大学生领袖研讨会。志愿服务日,我与一位叙利亚男孩结对度过。他是一场爆炸中唯一的幸存者。在一项项团结协作的活动中,我们逐渐了解彼此,生出默契。看到他从一开始的闭口不言到脸上出现久违的笑容,我感受到跨越国界的心灵碰撞,更看见“人类命运共同体”于细微处的熠熠生辉,从中认识到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2024年3月,在外交部组织的“驻华使节江苏行”代表团参访南京活动期间,我全程陪同28国驻华大使,走访参观南京科技前沿企业、历史文化景点及标志性城市建筑,向他们讲述着六朝古都的传承与新生,也分享着我国青年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自豪。离宁之际,玻利维亚驻华大使特意在列车前与我亲切握手并递上名片,用汉语说着“谢谢”,并欢迎我去玻利维亚,感受更多“一带一路”的美好故事。

七年,能长出一棵树,也能承载一段青春。我这颗小小的种子,从湖北走向青海,从江苏走向马来西亚,一路蓬勃生长,开出了繁花。只要愿意,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做泥土,做绿叶,做雨露,做千千万万,做自己的光,做他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