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交通学院报》

我的数学教学探索实践之旅

作者:曹海军    
2024-05-27     浏览(72)     (0)

作者在山东交通学院担任数学教师,致力于提高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兴趣和成绩。他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积极尝试多媒体教学工具,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求是、合作的学习品质和责任心。同时,他还注重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广袤无垠的知识海洋中,我扬起智慧的帆,驶向那片充满奥秘的高等数学殿堂。岁月如同流水,悄无声息地在指尖溜走,留下的是我对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传递的无限热忱。步入课堂,便是我与知识的一场深情对话,是我坚守教育初心的战场。每当我站在讲台这光荣的舞台上,面对一张张充满求知欲的年轻面孔,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数学,这门充满逻辑之美与抽象魅力的学科,对许多学生来说,既是一场硬仗,也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如何让枯燥的公式跃然纸上,如何让错综复杂的定理变得通俗易懂,这是我多年教学生涯中不断探索和追问的课题。

我的教学之旅,始终源于对课程内容的精心准备。我坚持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不论是新授课还是讲授多年的课程,我都本着把课程内容吃透、把教学手段做到多样化、把练习做到与课程进度严丝合缝、把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即学即用,在课下加深练习,让学生不仅不挂在“高数”这棵“树”上,而且还要喜欢这门课。

根据山东交通学院的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的特点,我提出了“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理念,以“好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不断引入经济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案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改变“数学无用”的理念,比如讲授《常用经济函数》,课本上只是简单地教授定义、特点及抽象例题,对学生来说太抽象,无法体味到数学在社会中的关键作用。于是,我运用华为手机的商业运行模式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让学生围绕“如果要将一个新的产品推广下去应该做什么?”进行模拟运营思考,引导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网上预售模式提出“需求函数”,根据市场需求提出“成本函数”,从而感受“供给函数”,那么“供需平衡”就成了一个必然的概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板书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我积极尝试多媒体教学工具(如雨课堂、慕课等),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展示概念、手写板例题讲解、播放网络精品课程视频、批阅数学建模小论文和反馈作业评价。这种线上线下融合式(同步直播)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利用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讨,我发现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求是、合作的学习品质和责任心,这些恰恰都是过去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也正是现在学生所需要的。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曹海军,女,理学院副教授,数学博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