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报》

风起云涌处 翩然展华章

—第二十四届“金秋杯”艺术文化节校园舞蹈比赛举行

2024-05-30     浏览(179)     (0)

在理工校园舞蹈比赛中,各个学院精心编排演绎,融入文化特色和精髓,深化了校园美育育人成效。最终机电学院与管理学院获一等奖,材料学院与法学社会学院分别领衔获二、三等奖。比赛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本报讯(学生记者 梁可盈)为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育人故事、传播好理工声音,深入推进美育浸润行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5 月 16 日晚,第二十四届“金秋杯”艺术文化节“舞动青春”校园舞蹈比赛决赛在西院大礼堂举行,线上线下共万余名师生观看比赛。 各学院积极备赛,经过激烈的初赛,最终十二个学院晋级决赛。

“舞转回红袖,须臾见大唐。 ”灯光流转间,信息学院的一曲《唐印》拉开大赛序幕,舞尽唐朝,带领观众一窥大唐丰腴自信、奔放瑰丽的历史风貌;《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法学社会学院的舞者们用轻快优美的舞姿传递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唢呐》一响,黄金万两,机电学院结合唢呐,以鼓子秧歌为动作元素,用舞蹈视角静默无语地展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草原汉子,骑马奔驰,一股浓郁的草原气息扑面而来,材料学院舞者们刚柔并济的舞姿,展现了草原人民的《草原豪情》与粗犷豪迈;自动化学院《魂铸巴山》深耕革命时代的历史故事,以壮美的舞步赞扬了革命英雄用鲜血铸就的红色丰碑;“轻步踏云端, 衣袂随风翻。 ”艺设学院《洛水佼人》以仙气步伐一展曼妙舞姿;材料示范学院的舞者用折扇将《醉春风》的不同情态娓娓道来;航运学院《扎西德勒》表达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讴歌;一帧帧“民间”历史老照片溢满良善温暖的幸福感,汽车学院《泥韵薪传》呈现了“沉睡在土地上的文明”,表达新时代接班人的文化思考;以光起势、沐光而行,管理学院的舞者们用豪迈旷达、自信坚定的舞姿,展现了蒙古族女性的高昂热情、奔放爽朗,表达了即使迟暮老矣、余力不足,也一定要《走进光里》;理学院《白羽毛飘起来》 用轻如羽毛、 热情洋溢的舞姿为本次比赛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湖北省文联副主席、 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兼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兰天文、华中农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付琴、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副主任余凯亮、 学校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李小贝以及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陈晓鹏受邀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

惊鸿舞起时,龙游天地间,这场盛大的赛事见证了理工学子们的绽放与拼搏。此次比赛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各个学院通过精心编排和演绎, 将不同的文化特色和精髓融入其中,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进一步深化了校园美育育人成效。 最终,机电学院与管理学院获一等奖,材料学院与法学社会学院分别领衔获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