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身上藏有很多潜能, 我们要学会在一次次尝试中去找到它,进而去激活它! ”这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 2002 班刘福璞在毕业前给学弟学妹送上的寄语。 实际上,这也是他大学四年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奋进的真实写照。
刘福璞高中时就爱上了化学, 立志从事相关方向的研究工作。 本科期间,他在老师指导下聚焦光催化、 锂电池等方向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连串耀眼的成绩:获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竞赛二等奖、 第八届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二等奖、 第九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等十多个竞赛奖项, 获评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 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日前,刘福璞凭着硕果累累的成绩单,喜获推荐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 Offer,即将在丹桂飘香的九月赴浙江大学深造。
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学习见实效
“勤学善思、学以致用”是刘福璞取得成功的秘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有着较宽口径的专业,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和化学等多方面知识。 刚开始,刘福璞对工程的概念很“陌生”,为了弄懂知识,他经常向周勇敏老师请教, 在周老师的耐心讲解与辅导下,他对“三传一反”及其应用等核心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 后来,在周老师的指导下, 他参加了第四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竞赛。 “刘福璞同学身上有一股钻研劲, 对不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学懂弄通,从不将就。 ”“材料工程基础”任课教师、校“师德十佳”周勇敏老师评价道。
大学四年,刘福璞努力构建“概念—知识—理论—思维—实践”的学习体系,通过积极参与学科竞赛, 对自己课堂学习方面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夯实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以更好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刘福璞和同学们组队参加 2023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时, 经师红旗老师指导,设计了“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铝合金热处理装置”。 在设计过程中,他们经常跳出课本,联系生产生活,通过合理的能源利用和管道设计,提高铝合金热处理效率。“学习就是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过程。 ”刘福璞表示,学生必须通过实践应用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
持之以恒,在探索中坚定走体系化科研之路
“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夙愿,也是生活对我长期坚守的‘回馈’。 ”谈及所获得的各类科研奖项,刘福璞表示,他高中时就立志将来要从事化学学科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于是,他在大一时就进入了实验室,在师红旗老师的指导下, 刘福璞了解了光催化技术在环境净化领域的应用前景, 并主持了一项省级大创项目。 “主要是一种利用光能来催化化学反应的技术, 光催化技术具有安全、高效、无二次污染、易于操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解水制氢、 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等领域,在‘双碳’目标和背景下,这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谈及项目的主要内容,刘福璞介绍道。
为了掌握光催化技术, 刘福璞认真学习了光催化的基本原理、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提高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的光能利用效率等, 并决定研究硫化铟锌半导体光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和光催化制氢方面的应用。 刘福璞对花状微球形貌的硫化铟锌从掺杂、复合、形貌设计等方面进行改性,系统化探究硫化铟锌性能提升工艺。 刘福璞参与设计研究的氯离子掺杂技术形成了一项发明专利 “一种硫化铟锌表面用氯离子修饰改性的方法”,项目团队制备得到的氯离子掺杂的硫化铟锌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催化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中,可以将降解速率提升至纯硫化铟锌的 1.5 倍左右。
“在前进的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险阻,我们都要坚持走下去。 ”刘福璞表示, 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对目标持之以恒的坚持是实现梦想的关键。 “刘福璞面对困难时总能找到新的突破口,这跟他爱钻研、勤思考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 ”刘福璞的学业导师杨建老师赞许道。
锚定目标, 在团队协作中取得“1+1+1>3”的成效
刚上大一, 刘福璞就确定了保研的目标,在他的带动下,寝室其他同学也加入了努力保研的队伍。 “我觉得本科四年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室友。 ”刘福璞和室友肖健、 刘东升深知保研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经历及显性的科研实践成果。 他们深知做科研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于是,近四年的时间里,他们三个人常常结伴坐在课堂第一排认真听讲,课后也会马不停蹄地交流学习所得,以满腔的热情汲取知识, 夯实学习这项长跑工作的“体能”基础,增强冲刺的“能量”供给。
“刘东升同学的理论基础比较好,他总是能抓住课本知识的内核, 为我们答疑解惑;肖健同学的笔记做得很工整,我们总能根据他的笔记回忆起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强调的关键点。 ”刘福璞说道。 “刘福璞比较活跃,‘鬼点子’多,在解题和实验过程中,常常为我们提供新颖、有效的建议,拓宽了我们的思路。 ”刘东升补充道,刘福璞还掌握了很多高校的专业优势、 导师研究方向等信息,“他携有一只‘锦囊’,当我们想了解目标高校的相关信息时, 他总能如数家珍般地给我们一一介绍, 我们成功保研的‘军功章’有他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终,刘福璞和室友肖健、刘东升分别以专业第一、第二、第四的成绩保研至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总结成功的原因时,三人纷纷表示:“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因此我们手拉手奔向心仪的学校,取得了‘1+1+1>3’的效果。 ”
单康俊 王博 岳秋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