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以草“喂”车,是科幻还是现实?
五十余项“科技创新月”活动精彩纷呈

2024-06-01     浏览(241)     (0)

本报讯 生物质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有机资源,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从生命周期上可以显著减少碳的排放,但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生产生物燃料还面临多重挑战。 值此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之际,5 月30 日下午,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雪冰做客南工大以“以草‘喂’车——从科幻到现实”为题作科创报告。 赵雪冰团队经过研究建立了木质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全套工艺,并进行了关键设备的放大示范,实现了以“草”间接“喂”车。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紧密相连,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主导技术突破、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是时代的命题与呼唤。多年来,学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要多开展这样的科研攻关”的殷殷嘱托,以“科技创新月”品牌活动作为学校全面开展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发展共同体,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南工大智慧。

据悉,今年五月份,学校举办的第四届“科技创新月”活动,包括科技创新类、产学研合作类、人文社科类、 科普教育类和管理赋能类等五大类型, 具体包含了第四届全国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论坛、 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前沿论坛、 未来膜科技论坛 (ICFM 2024)、 绿色化学技术发展高峰论坛、 绿色低碳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建筑与城市论坛、科技成果云推广等在内的五十余项丰富多彩的科创活动。 活动了展现学校办学成就, 推动了科技创新交流,提升了学校学术影响力。 碰撞闪火花,交流燃智慧。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从中获得启发,赓续创新创业的精神血脉, 为推进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建设接续奋斗, 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南工大力量。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