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淮南十三中学 - 《取燧》

《淮南子》成语赏析

2024-05-31     浏览(84)     (0)

文章介绍了刚柔相济这一成语的含义和鉴赏,强调了辩证思维方法和作方法的重要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需要从记录教育现象开始,积累珍珠般的感受、思考和教育故事,再串成学术项链。校长谈教育。

  刚柔相济gongr6uxiδngji
  出处:《淮南子 .精神训》:“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
  示例:《三国演义》 七一回:“凡为将者, 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  释义:刚:刚强。柔:柔和,柔软。济:帮助,成全。原指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后用以指代人处事要刚强与柔和互为调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软硬兼施、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意思。
  鉴赏:这条成语强调了一种朴素辩证的思维方法和作方法。它要求人们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既不能过左,亦不能过右,太刚则易折,太柔则易屈,当以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为好。
  教师进行教学研究,首先要从记录教育现象开始,从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从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从记录自已的教育故事开始。这每一个令 自己激动和感动的现象、感受、思考及教育故事,就像一粒粒美丽的珍珠,当你积攒到一定数量,再用教育理论的彩线串接起来,就变成了一条条十分美丽的学术项链。——校长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