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周报》

像先辈们一样

作者:李晨光    
2024-05-27     浏览(59)     (0)


十六年前,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红旗渠,第一次参观这个恢宏的水利工程。当时年幼的我还不懂这条渠给林州带来了什么变化。多年后,我再次来到这里,看着险峻的地形地貌,我开始设想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修这样的引漳入林水利工程,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有多么困难。我终于明白了“人工天河”的背后是多少汗水与付出。

在红旗渠有一个“青年洞”,当年三百名青年在这里奋战了一年五个月,打通了输水隧道。站在这里,感受着水的脉搏,我好像似乎回到了他们攻坚克难的场景。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传,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自己的“战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站在这里,耳边是“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回响。

今天,青年突击队永远站在红旗渠的“青年洞”里,青年突击队也遍布在神州大地。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教育进步了,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为我们建设强盛的祖国,为我们创造如今美好的生活。但今天,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仍然面临着新的困难和任务,我辈青年不能就此止步。

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观看了相关展览。他指出,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面对党和国家的浓浓关怀与殷切期望,我辈青年要立大志,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志向;要明大德,做严于修身的新时代青年;要重学习,不辜负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敢担当,在艰苦奋斗中淬炼意志品质,在攻坚克难中创造新辉煌。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先辈们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理应赓续奋斗精神,作要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

如今正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面对国家对高水平人才的需要,面对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面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和“卡脖子”难题,作为时代青年,作为华科大学子,我们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坚持善学尽理,做学思并重的新时代青年;秉承求是精神,做求真务实的新时代青年;心怀科创梦想,做敢想敢为的新时代青年,让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成为自己的青春誓言……行动起来吧!华科大青年,让我们在实践中践行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

(作者单位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