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2 月,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评审落下帷幕,郑东艳教授带领团队突出重围,荣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本科)二等奖。对于郑东艳来说,这场主办规格最高、参赛面最广、参赛选手教学能力最强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既是一个展示、交流教学方法的舞台,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成效的检验。
“功夫在课外”是郑东艳在这场比赛中得到的最深刻的启示。面对紧张的赛程和“文化自信”这一意蕴无穷的主题,郑东艳凭借以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团队的科研成果,巧妙设置了一个答疑课情景,抓住了“文化自信是谁的自信”“文化自信信什么”“青年大学生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这些学生困惑的问题,用 8 分钟展示了一段完整流畅的教学过程。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任教师,郑东艳老师和其他思政课教师一样,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任务。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郑东艳给自己的定位首先是一名教师,她认为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郑东艳的科研理论是“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泽东习近平,形成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成果。第二步是实践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海南经济特区文化建设。第三步“融入”,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如将省级教改重点课题成果《海南优秀传统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研究报告还被海南省三所高校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此后,她围绕着这项研究成果拓展,开设了《海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赏析》通识课程,该课程获得了海南师范大学第二届通识教育十大金课的奖项。谈及教学科研经验,郑东艳说道:“作为一名教师,科研工作的最大价值是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对教学形成一种助力。”
作为科研团队和教研团队的老前辈、主心骨,郑东艳尽力做好传、帮、带工作,帮助辅导学院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她对团队的青年教师始终倾囊相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分享她认为适合青年教师学习的文章共同交流学习。近年来,她所指导的青年教师们也陆续获得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