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况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保证高校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将思想教育与学院专业特色、学科属性、学生特点相结合,探寻实践路径、挖掘专业优势、彰显专业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工作创新,实现思政工作与专业优势的有机统一。
(二)主要做法
音乐学院党委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结合专业优势,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开展了“演绎红色经典”“讲述红色历史”“传播红色旋律”等一系列党史宣传教育活动。探索党史学习新路径,打造了“音乐 + 党史“教育新模式,联通了专业与思政教育和两大板块。
1.演绎红色经典,构建“音乐 +党史”新模式
2021 年初学院向海南省委宣传部提交工作方案,承办海南省党史教育专场演出;同时作为教育部“音乐党史”系列活动指定联演院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艺术感染力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2023 年 11 月 15 日、16 日晚,由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党委主办,教工党支部承办的两场“乐韵演绎?红色经典”———红色经典歌剧片段音乐会在海南师范大学逸夫艺术楼音乐厅成功举办。现场师生在一首首的经典作品中重温党的历史,《沂蒙山》《英雄》《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党的女儿》《绣红旗》等经典的歌剧片段,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沉浸式的党史教育课。
2.推动“音乐党史进课堂”,构建大思政课
以“音乐党史”系列活动为依托,学院党委开展“音乐党史进课堂”,充分挖掘红色歌曲背后的历史文化,组织声乐系教师团队,精选红色经典曲目,进行红色经典音乐传唱与讲解。通过专题音乐知识讲座,讲述红色经典歌曲产生的故事,进行经典歌曲的演绎,使同学们深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更加爱党爱国,更加发奋成才。体现课堂思政的教育效果。
在学院党委的组织下开展“我心中的红色经典传唱”活动,每一位党员通过教唱一首红色歌曲,讲述红色歌曲产生的故事,进行一次革命精神的感悟,再述党员如何发奋成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决心,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开展“百年党史百日读书活动”,要求党员通过公众号推送,在百日里每天读一本书,撰写心得感悟,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每一位党员爱国成才的动力。开展红色艺术讲堂。邀请名家对海南优秀剧目《红旗不倒》进行艺术品鉴和艺术评论,普及专业艺术知识的同时,将红色文化带入校园,领悟伟大的革命精神,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
3. 传播红色旋律,让党史教育“声”入人心
开展线上传唱活动。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红歌传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以快闪的形式,表达师生爱党敬党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的炽热情怀。二是开展校内红歌传唱。学院研究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校内举办专场音乐会,在《楚颂》《陕北舒怀》等经典红色革命歌曲中带领现场观众追寻红色记忆。
推进红色旋律进基层、进社区。学生支部为推动党史学习深入基层,组织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将红歌传唱进学校、进社区。《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红歌响彻在红城湖边、海师附小、中石油海南公司等基层社区、单位和学校。
(三)经验启示
音乐学院作为艺术类专业学院,由于专业发展的特殊性,思政教育活动如果在专业兴趣培养和发展方面的吸引力不足,就会导致部分师生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不深、参与度不高、主动性不强,对师生影响力相对较弱,无法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探索更具活力的思政教育创新思路和活动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学院党委以“音乐 + 党史”的形式,展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让党史学习教育寓教于听、寓教于言、寓教于学,真正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见言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