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 - 《南华大学报》
南华大学形象识别系统正式启用
作者:李海洋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讯 3月17日,校党委书记邹树梁、党委副书记赵红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和落实南华大学形象识别系统的推广和实施工作。
会议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做好宣传、推广和实施工作,并成立了南华大学形象识别系统实施领导小组,党委副书记赵红任组长,宣传部部长黄昕、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李晓衡任副组长,成员为学工部、教务处、科技处、资产管理处、总务处、团委、后勤服务集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办公室设在宣传部。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形象识别系统的宣传、推广、督查和督办等工作,确保南华大学形象识别系统在全校范围内得到统一、全面、深入的贯彻实施。
此前,学校党委印发了《关于启用南华大学形象识别系统的通知》和《南华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使用管理办法》,对做好形象识别系统的推广实施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
为提升南华大学的文化品位,发挥大学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能,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启动了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项目,旨在通过统一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形象设计,将南华大学的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传达至全体师生员工和社会大众,使人们产生清晰的文化认知和形象概念,从而塑造学校的品牌形象。在学校党委的部署下,受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委托,核能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承担了南华大学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专家多方论证、几经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南华大学形象识别系统已在学校二届三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通过。
南华大学形象识别系统(University Identity Systems),包括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和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三大部分。其中,理念识别(MI)是大学形象设计的灵魂,旨在把握学校的办学理念、治学传统与时代风格,既要体现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又要体现办学的历史积累和文化沉淀;行为识别(BI)是大学形象设计的内在归宿,是学校精神的外貌和蔓延;视觉识别(VI)是大学形象设计的物质载体,是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的外在寄托。南华大学形象识别系统(USC·UIS)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
南华大学形象识别系统的有效实施,将从理念、行为、视觉层面构建起内涵独特的大学形象。它将成为南华大学宝贵的无形资产,对学校的建设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