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武汉音乐学院 - 《武汉音乐学院报》

■读书之星

2024-04-30     浏览(38)     (0)

三位音乐专业研究生关于阅读的感悟,认为阅读有助于丰富精神而非空虚的疲倦,选择随心所欲地阅读并享受阅读松弛感,阅读与作曲相辅相成。推荐相关书籍以深入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


音乐教育学院2022级研究生丁阿敏:跟着书的指引自然前进

阅读体悟:

不把阅读强硬地定义为自己生活中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是随心所欲地去选择,就像一位自由散漫的诗人,撑着小船在阅读之河上飘飘荡荡,想停就停,想走就走,用现在的网络热词,就是松弛感。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也不刻意挑选,想读什么就读什么。

一本书会带你找到另一本书,然后会带你找到更多书。我不是坚持阅读,只是跟随着书的指引,自然地前进了很长时间。音乐和阅读这两件事从不会让我觉得疲累,哪怕身体上累了,精神上也是丰盈的,而非空虚的疲倦。

推荐书籍:

《呼吸:音乐就在我们的身体里》,这是一本关于古典音乐欣赏的书,书中关于古典音乐的描绘都是积极的。人生不过百年,这一辈子能够呼吸的次数是有限的。一呼一吸之间,生命每时每刻在倒计时,在短暂的生命演出中,选择什么进入生命舞台,愿意让什么东西带走呼吸?也许是音乐和阅读。

 

作曲系2021级本科生王子昂:让心灵的种子生根发芽

阅读体悟:

在当下这个短视频流行的年代,放下手机、静心沉浸在书海之中,是对自我的一种坚守与信念。书籍中蕴含的丰富养分,正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汲取。精读每一本书籍,如同在心灵庭院中种下一颗颗种子,未来一定会在心田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阅读与作曲如同琴瑟和谐的乐章,在旅程中彼此映衬,相辅相成。无论是弹奏贝多芬的乐章,还是诠释音乐分析的文献,都离不开书籍的指引。

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接触最多的书籍就是乐谱。乐谱被认为是一本本富有智慧的经典,能让我们透过音符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音乐家进行对话,感受他们思想。透过乐谱,听觉是第一基准,但是更深层次的艺术审美,需要跨越心灵的障碍,深入书籍的世界。

推荐书籍:

《美的历程》,这本书能赋予我们对音乐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艺术的征途上遇到瓶颈时,不妨停下脚步,静下心读一读美学书籍,也许会对作品有新的感受与理解。

 

中国器乐系2022级本科生张紫钰:让阅读回归本质

阅读体悟:

阅读是心灵照镜子的过程,尤其是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网络上总充斥着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唯有读书能让人保持宁静,不人云亦云。书籍像一个朋友,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陪伴着我,让我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

阅读可以助力在音乐专业方面的学习,解决了一个乐曲的技术难点后,最能够体现艺术高度的就是对乐曲的理解和情感的处理,只有演奏者情感丰富,才能演奏出生动富有灵气的音乐,从而感染观众。人文类的书籍往往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感受主人公或者作者在当下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会这样选择,会引发我很多思考。

推荐书籍:

《明朝那些事儿》,书籍介绍了形形色色的人,从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中可以感受时代对人的影响,可能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命运也是不一样的,让人们学会去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