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紧系就业趋势 引导青年毕业生成长成才

作者:本报评论员  彭科    
2024-05-15     浏览(93)     (0)

近几年,在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深受影响,部分企业出现降薪、缩招和裁员现象。再加之高校扩招等教育政策的推行,市场上“高知型”青年毕业生数量跃升。亦使得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高校青年面临的就业形势相较过去更加严峻。随着毕业季的来临,在就业与择业的重要关口,紧系高校毕业生群体中显现的“稳中迂回、期高业殊、志趣相投、乐天知命”等四型趋势,引导其积极稳妥就业,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薪火相传,十分重要。

扎根基层、稳中求进,引导毕业生群体积聚才干、奋发作为。稳中迂回,是目前大多数毕业生在自我发展需求和严峻就业市场挤压下做出的理性选择。他们重在谋求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有时受家庭条件所限或生计所迫,也会争取一份暂时不符合自身预期的工作。基层一线“舞台”广阔、实属有志青年施展专业作为的用武之地。引导青年毕业生群体积极驻扎“一线”、栖身于基层岗位,将现阶段的就业筑造为通往高水平择业的“桥梁”。在基层实践中,进一步积累经验、积蓄实力,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实时预设发展空间,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所需,循机而动,实现“稳中迂回”到“求进突破”的事业跨越。

认识自身、找准定位,引导毕业生群体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期高业殊,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择业目标较强的体现。就业前,期待薪资高、福利高、前景高,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力尚不足以支撑其期待。在递交简历时,只向符合期望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投递,虽然求职欲望积极、入职意愿强烈、态度表现认真,但求职过程却屡屡受挫,有时简历犹如泥牛入海、毫无反馈。面对周围同学“稳中迂回”相继收获工作,一方面心里有些“看不上”、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压力和焦虑。引导青年毕业生正确认知自身实力、正确审视自身专业匹配岗位的就业环境和发展空间,鼓励其好好把握机会,避免因期高业殊而得不偿失。

审时度势、发挥专长,引导青年毕业生平衡志趣与市场需求间的关系。当前阶段,有相当部分自我认知意识和自我价值追求意识较强的毕业生,在谋取工作时一味偏向个人喜好。即不注重市场需求、也不考虑发展前景,只看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在这部分毕业生群体中,有些人的家庭条件较为优越,虽在短期内不会囿于生计而急切就业,却也会时常受到父母的就业催促而诱发一些家庭争吵或矛盾;有些人虽然家庭条件一般或拮据,但徘徊于一厢情愿和生计现实之间,既陷入生活困境、又白白荒废了时间。引导青年毕业生群体,将自己的兴趣特长与社会需求形势和行业发展情势结合起来,寻找个人志趣喜好与行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契合点,以求使之在长远的事业进程中相得益彰。

立志长远、笨鸟先飞,引导青年毕业生不急不慢甩脱乐天知命。在临近毕业或参加工作之后,部分青年持消极状态,对自己综合素质提升不作为、职业规划慢作为、压力受阻无作为,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与世无争、逆来顺受、乐天知命的“潇洒态度”。他们缺乏行为主动力和参与热情,对职业能力培训及相关活动、实习或见习工作等抱着有无皆可的态度,基本上不会进入竞争遴选机制去争取机会,将自己屏蔽于事业竞争之外。即便在工作后也会追求安逸无压力、清闲不充实,没有强烈的事业企图心。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是未到显露时,引导青年毕业生群体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即使自己一时成绩落后或技不如人,只要有毅力、有恒心,便能将滴水之功汇聚成磅礴巨浪,实现笨鸟先飞、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紧系高校青年毕业生群体就业呈现的四型趋势,使其深刻意识到“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无论是现阶段就业、还是长远择业,将自身的价值期许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需求结合起来,将自身的志趣特长和心之所向与服务大众、回报社会结合起来,时刻保持着为党工作、报效祖国的意识自觉,着力提升综合素养、积蓄经验能力,就一定能在职业生涯的进程中逐步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