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鸦掠过乱云去,咫尺茫茫是醉乡。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红尘滚滚,名利滔滔。历史上的很多伟人,他们的生命轨迹如同奔流的大河,以劈山穿石的伟力流动,挟卷一切入海,奔流不返。有多少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有多少人“一辈子不停地推石头上山,从不停止”,又有多少人“坐观渔钓者,徒有羡鱼情”.。他们在旁人的叹惋中奔去,雄伟而决绝。
有诗云:古人今人如流水,共观明月皆如此。经济与金融时代带来的躁动,更加剧了现代人对功名的奢望与追求。有的人,征服了高峰,又举目遥望更险峻的岩岸;探得瑰宝,又跃跃于下一次奇异的冒险。人们走得不耐烦时,抛弃了老牛破车,坐上现代交通工具,不顾一切地驶向了政坛,商业,文学,工程等金字塔的顶峰。
生命如此短暂,时间如此宝贵。生无所息,似乎成了人人所共识的成功途径,然而我想提醒的是:得不偿失的结果,人们往往在此受伤;破高山陡,谨防摔倒。
在前行的途中,累了,倦了,何不找一块舒适的地方,让形体得到暂时安置,让心灵得到暂时憩息?在青崖间,在名山上,观赏迤逦风景。面对政坛的污水,面对小人的诬陷,面对玄宗的贬官,李白并没有消沉,他梦游天姥吟留别,散发弄扁舟。终于在灵魂的憩息中,释放了苦闷的心情和沉重的情绪。为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那是怎样一个闲虞的张若虚啊!也许那时,他迷茫过,感伤过,失望过;然而此时的月色中,浩淼而透明的烟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感受美景的同时,他睹目思情而又引起对宇宙和人生的探索。生有所息,能让人开拓另一番境界。
黄州时的苏轼,已不再是当年傲视的才子,而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完全忘记了官场的得失,而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怀古,他已明白:既知不可乎骤得,不如托遗响于悲风;既知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自此,有所息,使他安详地度过晚年。苏轼写活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于是,有人说:生应有所息。
当然,当我们走进错综复杂的社会时,生命和思想一下子无所适从。少年时的童话已不复存在,生命之路越走越窄。社会的黑暗使我们心寒,生存的竞争使我们计较,利益的争夺使我们阴险,别人的伤害使我们恶毒。灵魂越来越平庸,对金钱和权利的贪欲越来越大。此时此刻,更需要有所息,以一颗平静的心灵思考事物,看待世界。
我们的生命,如同一条大河,“生有所息,生无所息”是这条大河里的滔滔的浪花,它们书写着浮世烟云。我们追求着内圣外王,追求着外圆内方,却不知这两者完全一致。它们如同河流入海前的左右两岸,伴随着人生漫漫征程。
生有所息,不是形体的简单休息,而是灵魂的自由憩息。经历了人生风雨后,有所息,定然使人豁然开朗,就像雨后的晴空。人们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明确自己的方向。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一笑了之。生命一碧如洗,境界高远开阔。
人生,应生有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