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门上课,匆忙抓起书包往外跑,途经檀香通往仁智的小路时,我猛一抬头看到初升的太阳发出的柔和的光,给不规则石阶两旁的二月兰镀上了一层轻柔的光晕。 耳畔是悦耳的鸟鸣,眼前是斑驳的光影,顷刻之间,我那略显矫情的早起的烦躁一扫而光。
这是我最近上“早八”的真实写照,每每回想起来都会觉得无比放松和满足,这样的时刻,在我生命中已经出现过无数次:大雪时分披雪而行,于镜湖旁小亭中赏雪;晨跑时遇见磅礴的日出,用快门定格这美好的瞬间;又或者是吃到美味的饭菜,喝到好喝的饮品,听到好听的歌,邂逅喜欢的书;还有可能是远方的朋友毫不犹豫地为你“拿”了一把你一定会喜欢的扇子……这样的时刻让我无比真实地感受到我是一个融于周遭的鲜活个体,而不是一具空有皮囊的躯壳,我的灵魂与这个世界上的人与事紧密相连,并与其中的美好同频共振。
然而,我对生命认识的通透、对生活的悦纳也是在与自己不断的和解中达成的。过去我也常常被一些会引起精神内耗的问题困扰:为什么有些事我尽管已经做足了万全准备,却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料以外的事? 为什么这个完美的计划,实施起来竟如此的举步维艰? 为什么我和他一样努力、一样上进,最终收获却大相迥异? 后来,我慢慢地意识到,如果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完美的,那么,“完美”将不再完美。 其实,完美更多时候是一些想象或者说是一种期许,世界因不完美而独特,因独特而美丽,也就应了“无瑕不成玉”的古话。
在最近重读了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后,其中“好运设计”这一篇文章令我颇有体悟。文中主人公先为自己设计了无比完美、万事如意的一生。而后,他有了一丝困惑、一点疑虑,开始不满足于这样清空朗日、水静风平的设计,意识到没有痛苦和磨难就不能强烈地感受到幸福。于是他开始调整“设计”,最终竟发现,只有在经历大大小小的磨难和林林总总的痛苦后,才能避免陷入虚无与绝望,才能真切体悟“幸福”的内涵与意义。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逐梦路上总会遇到挫折,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只要事事尽力,便也无怨无悔。 知足常乐,珍惜现有的一切,欣赏“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美景,理解小满胜万全,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