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银川科技学院 - 《银川科技学院报》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四届教师教学竞赛

2024-05-07     浏览(49)     (0)

本报讯(通讯员张晓慧)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四届教师教学竞赛,参赛教师展示风采,评委给出专业建议。最终,德育教研室陈钰获一等奖,宋辉和杜佳音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教学竞赛激发教师提升教学深度和教学理念的热情。


本报讯(通讯员张晓慧)任重添辅翼,技精展风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不断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素质和执教能力,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A5-209智慧教室举办第四届教师教学竞赛。本次竞赛由宁夏大学马越、北方民族大学徐晓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冯鑫老师担任评委。活动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伏晓春主持,该院全体教师到场观摩学习。

决赛前,各教研室按照学院要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了初赛,共选出12名教师参加本次决赛。参赛教师按照赛前抽签顺序依次进行20钟的课堂教学展示。参赛教师精神饱满,风采各异,各有千秋。有的教师理论涵养深厚,以小见大,解读透彻;有的教师教学案例新颖,落地区域发展,案例时效性强;有的教师立意新颖,构思巧妙,逻辑清晰;还有的教师教学内容丰富,博古通今,感情饱满,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们的教学功底,现场精彩纷呈。评委就参赛教师的现场表现、教学技巧、理论阐述、逻辑演进、案例选取、解读视角、教案设计等进行了细腻而具体的指导并给予专业建议。

马越对参赛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游刃有余的现场表现给予高度肯定。马越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具有其独特性,在与其他学科课程同台竞技时,应更注重教学方式,将复杂的课程内容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和语言进行讲授,使听众与评委能够听得懂、听明白;同时,参赛教师应精心安排教学过程,做到动静结合、张弛有度,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使课堂教学过程跌宕起伏、富有感染力。

徐晓美以自身丰富的参赛经验为例,按照省级和国家级比赛要求,从讲课技巧、授课内容、案例选取、理论提升等方面对参赛选手提出宝贵建议,希望参赛教师精心打磨授课内容,挖掘课程理论深度,落地青年情感教育,彰显思政育人实效,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和状态参与后续的教学竞赛。

冯鑫从教学竞赛教案设计的实际给予相关建议,提出教师应注重教学设计方案的撰写,准确分析学情,合理设置难度,突出重点难点的解决对策,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用合理教学策略,注意设计方案中的案例选取和内容精简。

现场教师们都被评委们深厚的教学功底、高超的教学设计视野、全面的优化建议所折服,现场掌声雷动。在评委们的深思熟虑下,从教学设计方案、现场教学实际和教学效果三个部分进行综合考察,最终,德育教研室陈钰《惟改革创新者胜》斩获一等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宋辉《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法宝》、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杜佳音《全面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分别荣获二等奖、三等奖。

本次教学竞赛,激发了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深度,更新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教学活动至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多年来,我校一直把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做为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利用各种机会,采取有利措施,使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做到整体稳步攀升。针对第四届教师教学大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赛前就比赛的目的、意义、组织形式、时间安排、课堂要求、注意事项做了具体安排。各教研室按照比赛要求进行赛前选拔,真正体现言必行,行必果,组织有序,落实到位。

参赛教师从思想重视到实践行动表现出了超高的主动性和时效性。从搜集相关的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到主动请教专家教授意见,不断打磨参赛课程讲授,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性,进一步展示了此次教学竞赛的目的和意义。参赛教师在比赛过程中,教研室全程跟进,教师积极配合,认真参与每次磨课,集体交流心得、指出努力方向,反思授课不足,促进了教学竞赛深入开展,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真正使本次活动成为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一次极好机会。

大赛活动虽已圆满结束,教学实践的探究却永无止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优秀到卓越是简单加踏实的珠联璧合,简单做人,踏实做事;是集体和个人的相得益彰,集体孕育,个人勤奋。青年教师经过此次比拼将继续锤炼基本功,努力争做“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课教师,我校也将一如既往为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整体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教育强国精神理念,披荆斩棘,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