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死、光明、离合,都有人赋予他们意义。”
清明将至,晴朗的天似乎也多了些追思,细细密密的下起了水滴。锋面雨带的推移为向来硬朗的东北邀来了初雨,晚来欲急的料峭春风卷起冬日里未落尽的枯黄树叶,宛如一只只舞倦了的蝶,挣着斑驳翅膀,裹挟着春寒,在向死而生的春天毅然飞往了有着故人的远方。绵绵清明化作绕指柔,让我想起了故人忧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曾经也想过这句话在斗转星移,江河辗转后的今天怎么仍让人感同身受,也许万年前淅淅沥沥的雨水也淋在了他们的蓑衣上,带来了一生的湿润。于是万壑川山,晏海清河,自然的一切都裹上了清凉的薄雾。鲜活的跳动脉搏,汩汩流淌着旧日温情,伴着岁月沉下氤氲的桐花香,点染着斑白的记忆。
捧一束洁白的鲜花,缅怀逝去的再也不见的“他她它”。在心中默念一些悄悄话,像雪花一样,说一些湿漉漉的话。“草色遍染层叠山峦,春行仲暮之间何处为安?”,青丝赴约,白首再见,倾诉人间阔别的岁岁年年,满心的思念如何落下在纸砚,碑冢方圆只剩下缕缕青烟,入梦一面相顾无言。
“爱作遗物,留在清明雨前。”父母总说:‘我们能陪你多久,以后啊,还是得靠你一个人走’,幼时的我并不明白离别,直到又一年清明雨时,我被摇摇晃晃的牵到深深的院子中,院子中有一个大大的漆木盒子,檀香味萦绕在我的鼻尖,我无端的生出恐慌,那是一种苍白的揪心的痛感——死亡。
雨纷纷,酿一壶清酒解千愁,千年来,形色各异的人们此刻都只是手捧鲜花,失去亲人的孩子。幡然梦醒,雨滴清凉,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向未来贷了一份支撑自己的希望,又为了这份希望背井离乡,心中都揣着一份私藏于心底的再也回不来的时光。
“待这一春雨停,抬眼满目清明”史铁生于《我与地坛》道:“死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们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的,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在一步步朝着死亡走去,死亡是人类之自然,并非洪水猛兽。我想这就是清明赋予我们的意义吧。
是啊,我们很爱的那些人,看似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其实只是换了一个地方重新守护着我们。让我们把记忆深处那份念想又拿出来咀嚼,寄托对故人的一往情深。我们在这个清明短暂的交汇,祭奠重逢的温暖,然后背负着继承的灵魂行走人间。
万物生长此时,祝四月里的你我,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