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草木青,明媚春光暖。”春日的美好,揉碎在枝头,浸润在心间。宋朝的春天会是怎样的呢?翻看古籍那是《东京梦华录》中“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的京都繁华;阅读宋词那是辛弃疾笔下“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的空灵雅致。让我们跟着宋人的脚步,一起走进烂漫的春天!
游春是一项最为重要的春季休闲活动。宋人在春天常骑马结伴出游,走进春色盎然的山水之间。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春游晚归图》便展现了一名官人在仆从的陪同下,在春日里踏青的景象。在宋代,每到游春时节,一些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会向百姓开放,这也是宫禁森严的中国历史上的唯一特例。其中负有盛名的金明池遗址便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它是一个以略近方形的大水池为主体的皇家园林。游春时节,车马络绎不绝,人头上下攒动。宋代词人柳永的“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便描绘了春日游玩时游人尽情欢娱的景象。
除了大型游春活动,宋人在春季还有许多具有趣味性的娱乐活动。其中较为雅致的活动有斗草、扑蝶等。《破阵子·春景》:“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本以为东邻女伴昨夜做了好梦才会面带笑容,其实只是因为她今天斗草取得了胜利。斗草可分为文斗和武斗。文斗比拼的是植物知识,谁采的草种多,互报草名时对仗的水平高,便是胜利者。在春光烂漫之际,才子佳人围坐,吟诗作赋,颇具兰亭集会之风。武斗便直接比试谁手里的草更为结实,不易断裂。偏向运动的娱乐活动有捶丸、蹴鞠和马球等。在宋代,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王公贵族,在闲暇之余都喜欢到马球场上跑马打球。在以北宋为时代背景的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明兰为帮好友余嫣然赢回生母遗物簪子,便上场打马球;五姑娘盛如兰挑选新衣裳时,心中想着的便是开春后要穿新衣去打马球,由此可见宋人对打马球这项运动的憧憬与喜爱。
今人爱花赏花,宋人更甚。《洛阳牡丹记》有载:“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宋人每到春天都要举行盛大的花会和插花比赛,热闹非凡。宋朝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迅速发展,举国上下插花之风盛行。宋朝还流行簪花,重要的节日要簪花,如端午簪石榴花,重阳簪大菊花,此外在发生喜事的时候更要簪花。簪花不仅受到权贵、文人的喜爱,就连绿林好汉也会簪花。《水浒传》里的浪子燕青就“腰间斜插名人扇,鬓边常簪四季花”。与此同时,利用花的美,宋人将饮食文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春天时人们把带有清香气息的白梅花采摘下来,用檀香末一起加水浸泡,再用泡出的水揉面,接着把面擀成薄薄的面皮,印出梅花形状,用鸡汤煮后食之……梅香,檀香,加上鸡汤的鲜香,成就了一碗香气四溢又诗意浓浓的“梅花汤饼”。穿梭八百余年的时光,今日我们似乎仍能感受到那满城的繁盛、日常的风雅,以及那一抹隐隐约约的花香。
一个个充满春天气息的瞬间定格了宋朝三百年的风雅。在日常琐碎中发现美、创造美,朴实无华中透着空灵雅致,平淡生活里藏着勃勃生机。在春暖花开之际,宋朝人把日子过成了精致而优美的诗。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