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贵州大学 - 《贵州大学报》

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年

学术委员会在贵阳召开

2024-03-25     浏览(1455)     (0)

本报讯(溪山融媒中心 康 瑞)3 月 18 日, 绿 色 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3 年学术委员会在贵阳召开。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 16位院士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在线上或线下参加会议。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彭双阶,华南农业大学校长薛红卫,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贵州大学校长、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宋宝安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张大林、李飞、王锦荣参加会议。

会上,宋宝安院士作年度报告。贵州大学金智超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杨光富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徐汉虹教授、青源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连磊做实验室报告。与会院士专家开展了学术交流,并就实验室建设等相关工作进行了探讨。

2023 年是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建设的首年,在科技部、教育部、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依托单位贵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党委行政的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点实验室组建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绿色农药创制的战略领军科学家宋宝安教授领衔,汇聚了包括杨光富、杨松、徐汉虹、池永贵、郝格非、金智超、杨文超、臧连生、陈卓、吴剑等数十名国家级人才在内的一支高素质人才团队。并在青岛清原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成立了绿色农药重点实验室(清原)创制基地实验室。

一年来,实验室将党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300 余项,科研经费达 3 亿余元,创新突破了绿色农药功能分子的清洁合成方法,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获得专利授权 300 余项,获国家级别科技奖励 15 项。创制出毒氟磷等绿色农药品种 10 余个,在国内骨干企业进行产业化,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有效解决了稻麦田看麦娘属杂草和稻田抗性稗草、千金子的防控技术难题,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农药创新人才培养摇篮、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示范区。

杨未表示,贵州大学将组织认真研究、深入落实本次会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坚持目标导向,继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高标准高效率全力推进实验室建设,在前沿探索研究中取得更具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努力把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成我国农药创新的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示范区,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的主战略和建设“四区一高地”的主定位,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彭双阶、薛红卫表示,作为实验室的依托和共建单位,学校将和实验室共同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整合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在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全力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聚焦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在联合攻关、人才培养、国际化合作交流等深度协同,为实验室发展和绿色农药发展作贡献。

省科技厅副厅长杨松、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柏连阳院士分别主持不同时段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