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亿丰控股集团 - 《中亿丰》

宏观调控政策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2024-02-29     浏览(73)     (0)

本文分析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财政政策走向及房地产企业的纾困可能,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提出风控建议。政府将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以“三大工程”为抓手释放建设项目,对建筑行业利好。建筑施工企业需强化风险预控,建立风控体系和平台,坚持风控核查,加强监督指导,守护建筑企业安全。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针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会议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强调先立后破,并进-一步确定2024年偏扩张、偏刺激的政策基调。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承接工程的投资主体主要分为政府和企业两类,本文通过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的解读,来分析财政政策走向及房地产企业的纾困可能,进而尝试通过传导效应来推测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并适度提出风控建议。

一、新增政府债券的发债规模有望增加

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收入主要包括- -般公共 预算安排的建设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建设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建设资金、政府发债、扶持资金和社会资本等。因此,2024 年政府投资项目的新增规模与预期赤字率、政府收入增长和支出导向等因素息息相关,其中政府发债是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目前地方政府债券分为新增政府债券和再融资地方债券,新增政府债券主要用于重大项目建设,而再融资地方债券主要用于偿还政府到期的债券本金,其发行规模与同年政府债券的到期规模成正比。因此,2024 年政府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方面需发行再融资地方债券来缓解当年债券到期的兑付压力,防止地方债暴雷,另一方面需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增加政府对基建等领域的投资,提振市场信心。

根据WIND数据,2023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66万亿元(同比下降2.1%),发行再融资地方债券4.68万亿元(同比增加79.25%)。因此,全国合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9.34万亿元(同比增加26.73%)。2024年地方政府到期债券规模是2.98万亿,同比略降。

综合积极性财政政策的信号、地方债到期规模和中央控制地方债风险的要求,预计2024年:再融资地方债券发行量可能同比略降,新增政府债券的规模会同比上升,政府类投资项目会有所增加。

二、“三大工程”建设类项目得以加快推进

经历了黄金发展和降温回调后,房地产市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已经逐步呈现出买方市场、存量房为主、城市更新为主和提供保障房为主的特点。新的形势诞生新的模式,而新的模式往往孕育新的赛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为目标,重点提出“三大工程”,主要指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求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

“三大工程”加速布局,但资金来源会是推进“三大工程”的关键因素。区别于以往棚改中以专项债和市场化资金为主的特点,券商分析“三大工程”的资金主力可能是抵押补充贷款(PSL),补充资金来源是财政补贴、专项债和市场化资金。

三、房企融资松动,但不会产生重大的方向性逆转

2023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提出: (1) 支持房企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股权融资; (2)一视同仁满 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2023年12月份,国有六大行已全部完成与房地产企业的座谈,预计2024年会产生白名单,名单中的房企优先获得救助资金,债务危机优先得以纾困。

2024年1月24日,央行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的通知》,明确2024年底前,全国性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可对发展前景良好的房地产企业发放经营性物业贷款,该贷款不得用于购地和新建项目,但可以用于偿还存量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贷款和公开市场债券。因此,拥有优质商业资产的房企可以据此获得贷款援助,缓解资金链紧张的压力。

无论是去年11月金融机构座谈会的会议精神,还是今年1月份《通知》中的要求,均针对经营状况正常的房地产企业进行资金救助,并非意味着拯救所有的房地产企业,因此,2024 年房地产行业会进一步分化

尽管房企融资信号不断明朗,但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统筹化解房地产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表态背景来看,2024 年房企融资并不会发生重大的方向性逆转。

四、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风控建议

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以“三大工程”为抓手释放建设项目,辅助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松动和市场宽松的货币政策,整体对建筑行业利好。然而,建筑施工企业客观面临着竞争激烈、建筑材料价格上涨、业主拖欠工程款、监管趋严等风险,抓住机遇的前提是能够控制住风险,企业内部需强化风险预控,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从最实处做好准备,从最细处落实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以此获得预期的收益。为了更稳健且长足的发展,对建筑施工企业做如下风控建议:

1.建立风控体系,明晰风控职责,完善责任体系

建立并运行风控体系,明晰各岗位的风控职责,细化管理要求,强化风险预判,完善责任体系。狠抓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加大违规问责力度,避免责任认定上避实就虚、责任追究上避重就轻的问题。

2.建立风控平台,提高风险监测水平

在现有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集成式的风控平台,风险预警规则内嵌其中,各业务流程中的风险识别信息实时激发并同步至风控平台,有利于提高风险监测水平、实施风险预警和补救处理。

3.坚持风控核查,加强监督指导

关注风险事件,开展风控核查工作,通过专项核查发现风控缺陷,研究产生风控缺陷的原因,针对性给出风控建议,监督完成缺陷整改,避免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有利于降低风险损失。

雄心出胆略,恒心出意志,信心出勇气,决心出力量。通过有效的风险防控来守护建筑企业安全,完善风险应对方法,强化资源保障,健全权责-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责任机制,让风控赋能建筑企业发展新动力,助力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中亿丰建设集团风控部 吉启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