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5年来,四川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牢记总书记的教诲和嘱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全方位融合的实践新路径,坚持“高起点谋划教学方式、高标准推进教学过程、高质量打造教学成果”,切实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艺术院校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主力军,站稳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主阵地,发挥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渠道的作用。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黄静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高校尤其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现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目标导向,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功能,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邓微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六要”是对我们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以此为准则,反复学习领会。思政课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政课教师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位。我有幸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应努力向优秀模范学习,以更高的要求、更饱满的热情、更认真的态度讲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件事,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付娟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要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5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音乐厅里的“大思政”与思政课上的“小故事”同向同行,共同推进了具有川音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要”,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提质增效,努力讲好思政课。
舒智勇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
四川音乐学院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艺术院校,承担着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重任,但培养什么样的艺术人才、怎样培养艺术人才、为谁培养艺术人才,这是艺术院校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广大艺术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文艺工作者和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在注重培养艺术大学生专业才艺的同时,更要下功夫注重学生精神的塑造、人格的培养、道德的养成,培育出既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又具有良好道德素养与崇高社会责任感的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接班人。
罗晴 思政课教师
5年来,我和团队成员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学为主体,教为助导”的教学理念,形成了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以“纲要+艺术”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校内与校外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切实提升了教学的感染力和教学质量。我将继续致力于思政课程的改革与探索,为培养政治合格、德艺双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水平艺术人才,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胡沁熙 思政课教师
我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科学性,用这种自信和理论引导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弘扬、深化和发展。我要引导学生在文化自信上有更深的认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我要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何婧文 思政课教师
我们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我会继续做好学习研究,为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社员 思政课教师
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明确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是把理想和信念这杆旗帜,通过教学树立到学生的心里,这就需要方法创新。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造思政课教育教学新模式,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创新性;明确数据驱动下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充分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接近学生,真正让学生做到“入脑入心”;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真学真信、愿学爱学。以创新思维指导教学,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拔尖创新艺术人才,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孙利霞 思政课教师思政课
教师要想真正成为“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老师,就必须以“六要”为准则,不断锤炼自己,提高自身素养,与学生共同成长。
赵亭亭 思政课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老师,我认为在思政理论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并帮助学生厘清文本阅读和现实思考的关系。尤其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直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