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阳春三月,春意盎然。 3 月 4 日、3 月 5 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在北京隆重开幕。 我校师生热切关注,纷纷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直播, 关注两会盛况,深入领会两会精神,他们结合个人工作和学习实践,围绕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共商国是,为构建美好未来出谋划策。
全国政协委员、校党委书记王笃波:今天上午在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 李强总理对我国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非凡的工作成绩令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报告对 2024 年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特别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十大战略举措,令人印象深刻;“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将深研、细学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治水兴国之初心使命,锚定“双一流”创建战略目标,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大力强化有组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努力开辟国际化、数字化发展新赛道,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 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定信心、团结奋斗,朝着“双一流大学”目标阔步迈进,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校长刘俊国: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今年的两会是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的一次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的历史性盛会。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将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水利特色优势,聚力高质量科技创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加自觉地融入国家战略、水利现代化建设和地方发展中,多出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战略性的创新成果,以科技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以人才培养助力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朝着水利工程学科“双一流”创建和冲 A 目标加速冲刺,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助力高水平水利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华水智慧和华水力量!
校党委委员、党委统战部部长毕雪燕:今天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开幕会, 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谈到要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提出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 作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我校要借助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东风,搭乘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的快车, 以接受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狠抓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我校党外人士精英云集,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还有一批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 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作用,党外人士要与学校党委同舟共济、携手并肩,为河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双一流”创建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曹震:春风浩荡万象新,我国进入了“两会时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正奋进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 今年的两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信心”和“团结”,党和政府传递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斗志昂扬、奋发有为的强大力量。 认真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这对我校学生工作开展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校“双一流”创建也进入了攻坚阶段,学工战线需要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看待工作,坚定信心、团结奋斗、真抓实干,汇聚起踔厉奋发的强大合力, 以高质量的学生工作为学校的宏伟蓝图成为现实贡献力量!
发展规划处处长张多新:2024 政府工作报告战略目标坚定、创新导向鲜明、着力点明确。 在“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章节中指出,要 “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为我校全面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围绕“创新性解决问题能力和国际视野”培养目标,持续推进“专业与新兴技术融合、与交叉学科合作”的拔尖人才培养路径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坚实的着力点。 报告指出要“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为我校积极创新省部共建路径, 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急需,聚焦解决国家水网建设、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关键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持续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加快培养国家战略急需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源动力。
社会科学处处长宋冬凌: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 为此,我校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受鼓舞与启发,社科处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研究推进符合社会科学特点的科研评价机制改革,激发社会科学工作者创新活力。 通过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社会科学研究人才,提高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建立健全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业务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打造社会科学特色研究“新铁军”。 加强对外联络和内部服务管理,围绕高层次项目、高质量成果、高级别奖项、高端科研平台实现新突破,繁荣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校团委书记程霞:春为岁首,携梦出发,备受人民期待的全国两会如约而至, 向我们传达出了强大的中国信心和中国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的工作部署, 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 今年也是我校“双一流”创建的攻坚之年,在这个重大的时间节点上,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 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决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大局和重点工作加速冲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坚持服务拔尖人才培养需求,依托“挑战杯”等科技创新竞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深化共青团改革,激发基层工作活力,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贡献青春力量。
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丽丽: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这是“揭榜挂帅”概念再次在国家级报告和文件中出现。学校刚成立的新时代治水社会科学研究院, 就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 引导全校社会科学人才及社会力量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主动聚焦新时代治水需要开展科研攻关的科研机构, 社科院将积极探索创新科研制度改革, 正在抓紧起草制定我校科研管理 “揭榜挂帅”管理办法,优化科研管理新机制,激活学校社科力量新活力, 有效提升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对一流学科创建的支撑力和贡献度,同时,把即将开馆的水文化馆打造成全省水文化教育传承和国家水情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为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作出华水贡献。
清源书院党委书记郑荣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并从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更为明确、更为务实的举措。 立足书院实际,我们将紧密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书院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第二课堂”职能,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载体、“双院协同” 工作机制为路径, 推动全人教育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学校“双一流”创建,为水利水电行业和地方培育更多有德有才的时代新人。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