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 《医路》

看片?看病?看人?

作者:◎宋树林    
2023-10-01     浏览(16)     (0)


某日,时任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吴锋耀教授在讲人文精神时不无感慨地说道“现在的很多医生在看病时只看到病,没有看到患病的人”。细细品味这句话,我深以为然,作为一名放射科医师往往少与患者直接接触,而是通过PACS系统对患者检查影像进行诊断。也正因此很多人往往只看到图、看到病,而看不到图像后面的人。

前不久的某一天,在浏览检查报告时,遇到一例诊断为环状胰腺的CT报告,引起了我的注意。为此我对这个病例进行了重复阅片。环状胰腺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在传染病专科医院工作十年的我更是前所未见。该患者几次CT检查都诊断为环状胰腺,对于这种罕见的病例促使我开始细心地阅读他的影像及临床资料。阅读完该患者历次临床病史及CT检查资料,我对这个病例的诊断产生了深深的质疑,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这个病人环状胰腺的诊断并不成立,更应该诊断为十二指肠的巨大憩室。为了弄清楚自己心中的疑问,我查阅了众多文献,对环状胰腺及十二指肠憩室两个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还下载了众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用来加深学习。之后我与主管医师进行了交流,他指出患者呕吐原因不明,这让我更加确定要弄清楚这个病例的诊断,因为无论是环状胰腺还是巨大十二指肠憩室都可能引起呕吐,但两者治疗方式却截然不同。主管医师在听取我的意见之后对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可惜胃镜检查止于十二指肠球部,对于十二指肠憩室并未证实。

次日晨会,我提出了对该病例的重新阅片,希望能够得到更充分的依据。每周一进行手术病例随访讨论,每周二至周五进行典型病例、疑难病例读片及点评已成为目前放射科业务学习的一种日常方式,科室的学习氛围有了不小的提升,同时对年轻医生的培养也有较大的帮助。这个病例的提出引发了科室激烈的讨论,可谓是众说纷纭,对于环状胰腺还是十二指肠憩室大家各执一词并无统一意见,但却对明确诊断提出了各自的意见。经过与主管医师交流,决定为患者开具上消化道造影。同时为了取得高质量图像,我们又建议患者做了一个口服造影剂后CT检查。造影图像效果较好,在CT检查图像上清晰地看到了一个与十二指肠降段狭颈相连的憩室,MPR显示造影剂充填的十二指肠包绕胰头,从而明确了十二指肠憩室、排除环状胰腺的诊断。这个病例的诊断最终也得到了医院外聘专家的肯定。之后,我们将下载的文献进行了分享与解读。

这是我工作中遇见的一个真实病例,虽然最终我们明确诊断避免了患者可能的手术治疗,但这个过程却让我难以忘怀。让我对“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感触。如果这个患者不是因为科室的读片制度可能不会被重复阅片,如果不是临床医师对患者不明原因呕吐的刨根问底可能最终也得不到满意的图像来确诊,那么等待他的或许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治疗方式。放射科医师日常工作就是不间断地阅读患者检查图像做出影像诊断,俗称“看片子”。每天忙碌的工作不经意间就会让人忘记面对的是生病的人。所以我们放射科医师更应该时刻牢记初心,不仅仅将目光放在片子上,而更应该看到片子后面的人。

 

(责任编辑:汪婕)

(编辑:黄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