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 《医路》

胸 痛

作者:◎朱庆东    
2023-10-01     浏览(16)     (0)


2019年11月12日这一天,科室来了一个25岁的年轻女病人小柳,由男朋友搀扶着,步履维艰地走进科室。病人主诉是胸痛,从入院到医生讯问病史,她都是愁眉紧锁,右手捂在左侧胸口,感觉很痛的样子。询问病史后得知小柳4年前患肺结核导致右肺毁损,完成抗结核疗程后复查病情一直很稳定。一个月前出现咳嗽、气促、胸痛症状,在柳州市一家传染病医院胸外科住院,诊断“右肺毁损并感染、右侧胸膜炎、陈旧性肺结核”,外院住院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胸痛从右侧波及左侧,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她说:“感觉胸痛越来越严重,在外院本来要做手术治疗的,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做成,所以一直痛”。所以在她看来,没法手术,胸痛问题就没法解决,她一下子就慌了,想着转到南宁的医院来做手术。

根据医生的经验,这种陈旧性病灶导致的胸痛,往往发作并不剧烈,且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但入院后予对症处理,患者胸痛症状无明显缓解,还有加剧的现象。主管医师没辙,疑心是小柳过于担心和敏感,导致心理方面的问题。当医师查房的时候,小柳在得知目前无特殊治疗后,显得更焦虑了。

科室请了胸外科医师会诊后,其表示右肺毁损,陈旧性病灶导致的胸痛症状,不建议手术,因为手术要开胸,这么大个口子,即使剥离了胸膜也难保以后没有胸痛。将情况同小柳说明后,小柳的脸色马上变了,变得沉默不语。而她身旁的男朋友不停地追问,她的肺还有没有救。在一通解释后,小柳似乎没办法接受这样的结果,“难道我要这么一直痛下去吗?”小柳多次向主管医生发出这样的疑问。

年轻医师最怕这样的病人,当很客观地和病人讲解病情时,病人在不理解或者不接受情况下,往往没有更多的办法,觉得病人难以沟通。那段时间,医院刚被评为人文爱心医院,时任的吴院长也刚荣获全国“人文医生”和“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科室医生半开玩笑地说,要是吴院长在,或许有办法。

第二天,吴院长突然出现在科室的病房,大家有点惊讶,玩笑还真的应验了。

原来,小柳通过家属的一些关系,联系上了吴院长,将情况说明。吴院长问主管的医师:“听小柳家属说,这个病人救不了是吗?”年轻的主管医师一脸茫然,回答道:“没有啊。院长,小柳胸部是陈旧性的病灶,目前没有特殊处理。”吴院长说:“带我去看下她。”

见到病人并简单介绍后,吴院长并没有单刀直入地问病情,而是像老相识一样跟小柳寒暄,从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到什么时候生的病,现在什么症状等等。吴院长一直站在小柳的右侧,诚挚的目光、诚恳的语气,没有生冷的态度,完全摒弃医患间问答的方式。小柳苍白的脸庞和紧锁的眉头,变得红润和舒展。吴院长最后说:“你放心,既然来到我们医院,我们会想法设法解决你的问题。”小柳很感激地看着吴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