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赶路的过程中,莫要执着于自己脚下的得失,要抬头仰望头顶的星空。”我校十佳研究生、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郑壮壮谈到自己的成长之路时如是说,这句话也是他想送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他说:“要相信结果是美好的,但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就要看路上撒过了多少汗水。”读研期间,郑壮壮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力旺精英学生奖学金、吉林大学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白求恩医学励学金等荣誉。成绩取得的背后,是他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与攀登。
“医”路攀登,刻苦钻研创佳绩
2015年,郑壮壮来到我校读书,从入学开始,他就以白求恩精神鞭策自己。硕士期间,郑壮壮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方向不断深耕,致力于肿瘤的放免联合治疗研究。郑壮壮解释道,相比于常规的肿瘤治疗,放免治疗可以调控肿瘤的微环境,打掉肿瘤的“伪装”,动员免疫细胞杀死癌细胞,增加放疗敏感性,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围绕肿瘤辐射敏感性和辐射损伤方向,郑壮壮以前三作者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8篇,中科院分区小区2区以上文章5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近50。
生活作息表见证着他无数个早出晚归的日子。在还没读研的时候,郑壮壮就保持着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后休息的作息。早八点到下午四点半的上班时间,他将临床和实验穿插开,如同两条轨道一样并轨行进。下班写完病历之后,晚上他会继续做自己的科研工作。
“时间管理很重要,只要投入的时间多了,回报也一定会多。”郑壮壮分享说一定要把自己有效的时间利用起来,减少玩手机和刷视频的无效利用时间。尤其是在与导师沟通的时候更要注意时间管理,充分利用好导师的时间。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导师的帮助和指导,郑壮壮说导师姜新教授是他学术的领路人。在科室轮转的时候,他两三天就能找老师汇报进度。无论多晚找导师,导师都会认真回复,经常会和导师讨论到深夜。
“导师常说老师和学生是相互成就的,有想法就要说出来,这给足了我徜徉学术的底气和信心。”郑壮壮说导师还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有机会和学界大佬站在同一个舞台上。郑壮壮在学术舞台上展示着吉大学子的风采,在“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2020年学术年会”和“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CCO)”介绍研究成果,并用全英文在第十届全国肿瘤营养青年演讲比赛场上进行汇报。
“医”者仁心,白医精神助成长
作为一名医学生,郑壮壮以高分一次性通过执业医师考试。他从研一就开始了临床轮转学习,已完成了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起来,为1000余名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自本科以来,郑壮壮就积极投身社会志愿服务,下乡支教,服务养老院、血站,从社区到医院,从河北唐县到吉林通榆,他肩负着白医人的使命,活跃在全国各地。
他将白求恩精神记在心间,在临床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白求恩精神。郑壮壮深知肿瘤患者内心的紧张和焦虑感,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郑壮壮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患者,方便患者时刻都可以联系到他。
让郑壮壮印象非常深刻的有一位肺癌晚期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出院一年之后复发了,在意识不清时,患者口中还一直在轻声叫着“郑大夫”的名字。这给了他很深的感触,他真正理解了医者仁心,激励着他不断为患者发光发热。
在科研和临床的工作中,郑壮壮也曾面临过很多的困难。尤其是在做实验的时候,做一个实验经常需要三五天,甚至有的实验需要半个月。“第一天满怀憧憬地做了实验,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失望而归。”郑壮壮说实验失败是常有的事,最重要的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总结失败教训,要继续坚持,愈战愈勇。
在临床中,郑壮壮也有过很多病人不理解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在考验着医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有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哄小孩一样地劝着患者,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看着患者变好一点,我作为医生感觉很有成就感。”
“‘大医精诚,尚美至善’是白医人共同的追求。”郑壮壮被评选为2021年度优秀专硕并轨研究生,每一个深夜都见证着他的努力,每一个荣誉都是对他付出的最好回馈。郑壮壮说:“今后我将会继续传承白医精神,在漫漫医路上继续书写青春华章。”
“医”气风发,知行合一担使命
除了科研和临床工作,郑壮壮在生活中也是一个阳光向上的热血青年,不忘初心使命。在封寝期间,他不仅担任志愿者,还协助楼长成立临时党支部,担任宣传委员,坚定抗疫必胜的信念,将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中的朝阳六舍。除此之外,他发挥自己的特长担任理发志愿者,成为了同学们封寝期间的“tony老师”,为200余名同学解决“头”等大事。
疫情期间,在获得学校和医院许可后,郑壮壮第一时间返回医院闭环工作。由于科室在地下二楼,在医院闭环工作期间,他将近两个月没有见过太阳。
面对学生工作,他也不甘落后,作为研究生会综合事务部部长和学生党支部纪检委员,组织并参与了40余项学生活动,并前往辽源等地进行社会实践。他的身影还活跃在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比赛中,摘金夺银,焕发青春活力。
在生活中,郑壮壮也可以很好地平衡学习、工作和自己的生活。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他会和同学们一起通过打篮球、爬长白山等活动放松身心。闲暇的时间,他喜欢在文化广场跑步。“时间的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质。”郑壮壮说要让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身处盛世,正当年少,当立凌云之志,不忘白医初心,不负青春时光。”未来,郑壮壮选择继续在吉大一院跟随导师攻读博士学位。谈到未来规划的时候,郑壮壮说要努力把基础科研搞好,让自己沉下心来在科研路上“医”心不改,“医”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