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农大报》

关于做好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委宣传部 赵然

2024-01-13     浏览(1064)     (0)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对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需要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结合高校青年学生实际,积极探索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高处立意,小处着手,提高理论武装的吸引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学生,强化理论武装。但是高校中的青年学子正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是心智逐渐健全、理想信念确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难免在理想和现实、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话题的认识上存在理解困惑和认知偏差。高校应该基于青年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质,在教育引导青年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的同时,注重加强具有时代特点和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理论武装工作载体创新,采用一系列易于青年接受的生动事例、客观数字、亲身体验、宣讲活动等,让其深切感受到“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之治”;探索顺应时代发展的高校理论武装新方式方法,打造覆盖面广、载体丰富多样的校园理论武装媒体矩阵,以青年熟悉的语言为他们解疑释惑、廓清迷雾,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价值追求、坚定理论自信,为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打下坚实基础。
  二、补足短板,发挥优势,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新时代要推动思政课提质增效,要在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体制机制、育人理念、教育方式、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盲区、短板,进行系统性设计,针对关键环节推动重点改革,着力破解思政课程中照本宣科、吸引力不高的难题,破解课程思政中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难题,破解“网络育人”中思想政治工作线上失声、自我边缘化的难题,破解“资助育人”中重物质给予、轻思想引领的难题,破解“心理育人”中学业教育、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融合的难题。与此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思政金课”,要在“第一课堂”中鼓励知名专家教授讲思政课,让名师们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要落实好党政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制度,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政治优势和实践经验,用一个个“小案例”,激发广大学子的“大情怀”。要切实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效,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假期调研、创新创业等活动,引导青年学子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磨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要在充分利用好校史馆、图书馆、博物馆、历史纪念馆等线下育人资源的同时,立足于信息时代学生新需求,运用新媒体技术把思政教育搬到线上“云平台”,通过转换思政话语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图文并茂、幽默诙谐、学生喜爱的方式鲜活生动地呈现出来,实现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的相互补充,实现正面灌输与网络话语的互动互融,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明确主题,深挖资源,凸显校园文化的导向性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先进代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主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大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满足青年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新期待新要求。一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邃要义,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拓展育人平台、创新育人载体,组织开展耕读文化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二是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着力加强革命历史传统教育,通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编排展演一批反映革命故事、革命精神、革命文化的舞台剧、音乐剧、网络作品等,深度挖掘革命文化育人内涵,促进革命文化的传承创新;要用好校内外各类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通过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当地和校史中的红色故事,让广大师生充分领略红色文化的温度和革命精神的力量。三是突出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学校整体文化培育中,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注重提炼基于学校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学科文化、专业文化的校本特色文化,讲好校本故事,不断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理论武装、思政教育、文化建设为工作着力点和提升点,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弘扬主旋律、挺进主战场、打好主动仗,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谱写高等教育的新篇章凝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