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南铁道建筑报》

五公司

北方首座“坦拱式”装配式地铁站开始拼装

2024-01-02     浏览(611)     (0)

青岛地铁15号线四方厂站采用装配式技术拼装顶板构件,全长274米,装配率达75%。项目应用智能化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并应用BIM技术保证构件拼装精度及大型构件的吊装安全。该技术将减少现场作业人员和噪音、粉尘污染,节省工期。建成后将缓解交通压力,助力城阳进入“主城时代”。


青岛讯(通讯员 王凤勃 于珑飞)12月19日,随着重达103吨的顶板构件缓缓落下,由五公司承建的我国北方首座“坦拱式”装配式地铁车站——青岛地铁15号线四方厂站正式拼装。

据了解,四方厂站是青岛地铁首批坦拱式顶板装配式试点应用的6座车站之一,全长274米。其中,装配段长206米,由447块预制构件组成,整体装配率达到了75%。顶板首次采用空腔式单块坦顶结构,形状如同中国古代的“拱桥”,这种“空腔式”设计,在不影响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将顶板重量降低到103吨,有效降低了吊装的风险。同时,其外框结构由四块环宽为1.994米的预制构件采用“搭积木”的方式进行拼装,利用“两垫一注一嵌”的防水体系,大大减少了防水接缝数量。

在拼装过程中,为确保装配式施工质量,该项目配备了160吨智能龙门吊,与高低腿自由跨撑拼装台车配合,可实现百吨级构件2毫米的安装精度。“我们使用的坦拱高拱两用的装配式拼装台车,能有效解决混凝土预制构件在运输、吊装、拼装方面的技术难题,具有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特征。同时,在施工图设计、方案研究、场地规划、工序交底、进度管理等方面,我们广泛应用BIM正向设计、三维建模、施工动画模拟等技术手段,保证了构件拼装精度及大型构件的吊装安全。”该公司青岛地铁15号线项目总工程师刘金华介绍道。

四方厂站首片顶板的顺利拼装对后期同类型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传统现浇工艺,四方厂站采用的装配式技术,一体结构不渗不漏;过程中无大量模板脚手架安拆、钢筋绑扎焊接等环节,减少约80%现场作业人员;机械化施工程度高、噪音和粉尘污染明显减少,在总体工期上可节省4-6个月。”刘金华补充道。

下一步,该项目将以班组建设和双重预防机制为抓手,抓实安全、质量、进度等过程管控,攻坚克难,利用创新赋能,践行双碳要求,打造精品工程,擦亮“最值得信赖的优秀建设者”品牌。

青岛地铁15号线建成后,不仅能与青岛地铁2号线、3号线形成衔接,缓解黑龙江路沿途交通运输压力,打通青岛南北大通道,还将串联起东岸与北岸两大城区,助力城阳进入“主城时代”,为青岛城市格局的突破创造重要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