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石河子大学 - 《石河子大学报》

“零度”消费 回归理性琐碎

作者:□  中文  21  级  谭雅文    
2023-11-15     浏览(61)     (0)

作者反思网购消费习惯,发现消费被物欲所绑架,感叹不能为了购物而忽略家庭。最终意识到消费的真正意义在于服务于人,而不是追求物质满足。


石河子的秋总是过得这样快,抬头望去,枝叶几乎枯了。前几日的暖阳被风挟去了,只剩瑟瑟的寒风在我的臂膀腿脚间徘徊。母亲说,今年是暖冬,却还是给了我生活费叫我添置新衣。

我悻悻地点开了手机屏幕的橙红色软件,准备趁着“双十一”购物节大肆挥霍一通。我点开页面,广告铺天盖地地朝我袭来,我一条一条查看,“买一赠一”“前 4小时 85 折”“会员更有优惠”……等到关闭这些通知时我才发觉,我将服饰箱包都点了个遍,但看着商品闪动着的预售价我不禁有些心动。

从前习以为常的球鞋商品页面,再次看去却格外恼人,我不由得将关闭的页面再次点开,添加到我的购物车中。那一整天,我心不在焉。直到课堂的铃声将我叫醒,我才匆匆从折扣的页面抽离开。

回归课堂,我的思绪思绪如一团乱麻。不可否认的是,我被消费绑架了。生产物质的初衷是服务于人,人可以自由支配物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播,人们的物欲迅速膨胀,从简单的吃喝住行到奢侈品假货的诞生,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一再恶化,商家们为了弹指间的利益将消费者的权益视若罔闻,而消费者对微薄的优惠趋之若鹜。网购就像满足个人内心世界的潘多拉魔盒。当消费变成“实现自我”的途径,那么也自然逃不过被物欲所冲昏头脑的下场。我突然有些羞愧难当,那双看上去恼人的球鞋,它陪着我踏向去往石河子的列车,陪着我在伊犁的草地间享受夏日的明媚。

下课铃响,我再度点开页面,预售价还闪烁着,可我的心不再为它闪烁了。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母亲说天冷了,再买一双也没有关系,我知道这是母亲对我的宠爱,却不足以成为我自投罗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