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此处鱼和熊掌的冲突被称为双趋冲突,也称接近型冲突,是指当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追求两个有价值的目标时,因不能同时获得而产生的动机冲突。正所谓“前有断崖,后有追兵”就是这个道理。但孟老的本意并非想强调二者不可兼得,而是在告诉我们身处两难境地时,该如何取舍。处世原则不同,抉择就不同。是以,舍生而取义,舍鱼而取熊掌。
然而遗憾的是,这句富有哲理的古语,却被当代许多大学生滥用。是心不在焉地学习,还是开开心心地玩耍?是艰难困苦地早起,还是舒舒服服地蒙头大睡?是鼓起勇气地不断尝试,还是碌碌无为地过活?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选择后者,然后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来安慰自己。但是这样的选择,也只能安慰自己,因为选择所对应的结果并不会陪你演戏。临近考试,挑灯夜战,拂去书本上的蒙尘,企图创造奇迹;一睡晌午,计划未成,快马加鞭追赶,试图挽回逝去的时间……都说得到的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但不是所有的得到都是值得的,不是所有的失去都是应该的。选择玩耍,的确能得到快乐,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是低效的。而当你一次次放下书本,错失的也许是你之后再也补不回来的“颜如玉”“黄金屋”。所以,别给自己错误的暗示与安慰,浩如烟海的真知,才是你应当追寻的星辰大海;身体力行的实践,才是你不断前行的人生标杆。青春的长廊,是我们的主场,我们不希冀于一战成名,但求做到无愧于心。孰对孰错,孰是孰非,我们心中自有定论。做对的选择,无怨无悔。
当然如果处在必须二选一的情况,我们应该“舍生取义”,但是对于有些事情,却是可以并蓄的。鱼和熊掌未必不可兼得,这也是时代性的要求。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协调的能力,你要做的,往往不是单个的事务,多种任务的下发要求我们做好各方面的协调,资料整理,工作设计,档案材料,个人私事等等,都需要我们齐头并进,披荆斩棘。所以大学生们在平时就应该注意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专业课与选修课,社团活动和学生会工作,各类比赛与班级事务……尽可能地多多尝试,积累经验,规划自身。久而久之,自然能够游刃有余,从容自得。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确,而今的中国繁荣昌盛,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时代需要青春的血液,青春的活力。社会上不仅机会多多,竞争也多多。精神上磨练意志固然重要,但脚踏实地锤炼本领也不可或缺。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实践的本领,平衡协调,处理好鱼和熊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