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海南师范大学 - 《海南师范大学报》

致敬·耕耘:我愿为你做别样的“风味”

作者:■本报记者:张嘉瑶 邹兴雪    
2023-04-30     浏览(62)     (0)

▲风味食堂负责人——应园园


炊烟袅袅,舞动着消弭在温热的空气中。人群熙攘而至,在慢慢升腾的烟火气中,探寻着绽放在舌尖的风味。“姐姐,我要一个奥尔良饭团。”“好嘞,稍等哈!”急揉,重压,轻撒,慢卷……灵活的手指上下翻腾,一墩可爱的饭团乍现眼前,“饭团好啦!”暖风微醺,熙春的阳光,不偏不倚地绽放在她的笑容中。

灰红鸭舌帽,纯白制服衫,明眸善睐,言笑晏晏。她就是海南师范大学风味食堂的负责人——应园园。

行走千万里,心系不过几碗烟火。对于独自离家上学的小海狮们,应园园心中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给予他们像家一样的关怀。三餐茶饭,烟火人间,家乡味最是容易盛进餐盘。每种食物,都藏着别样的欢欣;每种味道,都蕴含多彩的幸福。作为美食的资深爱好者,应园园的初心和梦想是希望在创造佳肴分享喜悦的同时,也能抚慰小海狮们的思乡之情。川鲁的宫保鸡丁、广东的香菇滑鸡、云南的砂锅米线、北京的炸酱面、广西的螺蛳粉······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食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齐聚。每一位小海狮的舌尖,都绽放着独属于“家”的风味,咀嚼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那魂牵梦绕的故地,离家求学的思念,在这一刻得到了片刻缓解。

立于潮头,勇气随风浪沉浮。越过山丘,才能看清生活的底色。每一丝云淡风轻的背后,都有人拼尽全力。待光阴化作故事,那些过往的层云,似乎都轻飘得不足言说。身为餐厅负责人,经营的艰辛,从来未曾缺席。

披星而起,戴月而归。应园园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很紧:安排日常工作、参与早点制作、为前台顾客打餐、登记校园外卖……从每个薄雾尚未散去的清晨一直到皎月夜幕高挂的长夜,应园园一刻未歇,忙碌的身影辗转在餐厅前台和后堂之间,寒来暑往,周而复始。长期站立的工作特性让应园园饱受小腿静脉曲张、膝盖磨损等职业病的折磨,但她总是告诉自己“忍一忍就过去了”,秉持初心为这餐饮事业,一做就是 15 年。

但在为梦奔跑的路上,永远都不乏风急雨骤。顾客的催单,外卖的丢失……学生对风味食堂餐饮的每一项诉求都触动着应园园的心弦。

一声声催单的手机铃,伴着叫单的吆喝声,骋肆在这一方天地中,让本就不大的风味更显拥挤。不同于用餐地的凉爽,后堂烟火弥漫的闷热,更是让他们湿透了衣衫。确认订单、爆炒、装盘……后堂师傅却像是不受高温所扰,动作依旧行云流水。当应园园刚把一份冒着热气的餐品从后堂端至窗口,响亮的嗓音便霎时穿透小小的餐厅:“鱼香肉丝!鱼香肉丝好啦!”而正将手中餐品递出的同时,她就又微笑着对下一位排队的学生问道:“同学要点什么?这里吃还是打包?”登记完餐品后,又急忙去后堂催促着外卖的送出。

可尽管外卖已然准时送达,丢餐的事件依旧屡见不鲜。“对于外卖丢失的事件,我们也很痛心。但不管怎样,先让同学们吃上一口热乎饭吧!”应园园的嘴角挂着一抹略显无奈的笑容。当得知学生丢餐的消息时,她未曾犹豫便答应免费补餐。拿出餐单进行核对,以最快的速度确认丢失的餐品种类,告知负责该餐品的厨师即刻重做……做法熟练得让同事们敬佩。可即便如此,应园园心中高悬的石头,在学生向她反馈已经收到补餐时,才终是稳稳着陆。

风雨骋肆中,她深刻地体悟着“成如容易却艰辛”的道理。那作为餐厅负责人的重担,那源自初心的责任感,驱使着她一步步砥砺向前。山有顶峰,湖有彼岸,她相信人生长途漫漫,万物皆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为了这份初心与热爱,她主动向同学们了解到他们希望增加的餐点品种,并在最短时间内学习这些餐点的制作方法。按照短视频平台上的方法寻找食材和配料,接着在学习制作中不断改善餐点的配方。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让应园园逐渐摸索到了此门道。在成功研究出这些餐点的制作后,她又马上调配人手进行培训,让同学们的需求尽早得到满足。“夏天来临了,我正在考虑一些适合夏日的清凉菜品,后期将搭配成套餐,采取一些优惠活动进行宣传推广,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