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8日,必定彪炳史册,因为那一天,是临沂大学奠基的日子,是沂蒙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万千沂蒙儿女从此可以在家门口上大学了!
那一天,风和日丽,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临大新址。迟浩田老将军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奠基石前挥锨铲土。他曾血洒沂蒙,对沂蒙有着特殊的感情,写下过无数诗篇,感谢沂蒙救命之恩,歌颂沂蒙山川风物。沂蒙办大学,他岂能缺席?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孔宪铎来了,这位沂蒙山之子天涯不忘桑梓,关心后生教育,希望沂蒙多出人才,为创办临大到处奔走呼告。临大的创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正是太多向他这样的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才托举起了这样一座红色大学。孔校长在不停挥动着手里的铁锨。
省领导们来了,他们对临沂大学的支持毋庸赘言。没有他们的支持,根本就不可能审批通过。他们深知沂蒙老区革命年代对党和国家的巨大贡献,可是建国后,沂蒙山的适龄青年 86%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接受本科教育的适龄青年只有 1.7%。他们要给红嫂的子孙们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他们郑重地为临大填土培基。
临沂市委、市政府领导更是拿出35亿财政资金、5000 亩土地来了,这恐怕在全国教育史上也是罕见的壮举。市委市政府对大学建设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事实证明,就是这个心系民生、胸怀梦想、年富力强、真抓实干的班子带领有关领导干部和广大建设者们将大学从蓝图变成现实。他们弯着腰、铆足劲,把每一个挥锨的姿势,都变成了一种决心的象征。
就这样,你一锨,我一锨,很快积土成山。
20年后的今天,我们感念领导们对临大建设的巨大支持和无私厚爱,感佩孔校长们的赤子之心和深谋远虑,更感谢所有为临沂大学付出艰辛和汗水的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正是因为你们,才有了这个现代、美丽的校园。
临沂大学的班子接过这个校园,一种空前的使命感责任感压在心头,他们经过20年励精图治和万千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区大学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老师们在这里执教幸运感、自豪感越来越强,更多沂蒙儿女在这里学习本领、启航梦想,全国各地的学子慕名而来、满载而归。临沂因为大学,人才更多了,创新更快了,经济更强了,社会更文明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再一次被实践证明。
临沂大学与商城毗邻,大学认识到商贸物流是临沂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如何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赋能商城转型升级是一项重大课题。经过反复论证,成立了山东商贸物流研究院,聘请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担任院长,专注于临沂商贸物流的研究和助力。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主动对接、深入调研,为商城把好脉,开好方,成为转型发展的高参和助手。
临沂市委组织部 2017 年提出商城、商会、商圈“三商党建”工作思路,确定了“沂蒙红商”党建品牌。为更好地铸造“沂蒙红商”品牌,大学与临沂商城管委会联合成立了沂蒙红商研究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大学哲学院院长王立胜担任顾问。该研究院宗旨是弘扬沂蒙精神,对沂蒙红商进行研究、提升和宣传。今年暑假,烈日炎炎,研究院组织商学院学生专门探访赵玉玺、宋连胜等一批沂蒙红商,学其精神,得其经验,扩其影响。
城校融合越来越紧密,水乳交融不可分割。崇尚“实”之校风的大学生们,利用商城丰富的货源和发达的物流率先探索网上销售,成为商城电商的首批试水人和直接受益者。他们从小商品城拿到物美价廉的手包,到淘宝等线上平台销售,收入不菲,很快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大学毕业之时,已是商业大咖。有的学生干脆就留在商城,成为数字商城建设的生力军。
临沂商城的企业家们也纷纷以客座教授、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等身份走进校园,走上课堂,带来接地气的经商之道。还有的慈善人士慷慨解囊,为学校贡献爱心。学校也不负企业家的深情厚谊,为他们送技术、荐人才。物流学院曹松荣博士驻进山东顺和集团,成立智慧商贸物流供应链聚能创新平台—山东顺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品牌统一、系统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结算统一”五个统一的经营宗旨。实现了“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物流商业模式”四个方面转型升级,构建了同城配送网、城际分拨网、国内干线网“三网”融合、互联互通、相互赋能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2019 年,我 43 岁生日那天,我搬进了大学家属区居住。时常和隔壁而居的鸿儒名师小聚,席间让我对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当中有全国精品书法课的讲者,有中国青年创业导师,有沂蒙学者、泰山学者,他们孜孜不倦,博学深研,敬岗爱生,桃李芬芳。一所大学,不仅要有大楼,还要有大师,更要有大爱。而临沂大学做到了。
身为临沂大学的一名学子,我为母校的发展感到由衷的骄傲和高兴,为能在人生的秋天还在母校怀中得到滋养感到莫大的荣幸。虽然也曾为母校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但是我始终觉得对不住母校的名字和老师们的厚爱,不能报答万分之一。今后的日子,我只有化感恩之心化为创业激情,更加努力工作,为母校贡献绵薄之力。
校园中,20 年前栽下的树苗,早已亭亭如盖。站在粗壮的大树下,阵阵秋风吹来,让人感慨万端。
母校亦如树苗,经过 20 年的成长,如今正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昂首挺胸,意气风发,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