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临沂大学 - 《临沂大学报》

化石:解读地球演化发展的重要依据

2023-11-20     浏览(62)     (0)

编者按:一直以来,学校坚持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打造特色科研平台,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研能力持续提升,在沂蒙文化、教师教育、肿瘤诊疗、智慧物流、资源环境与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古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其中化学、工程学、植物和动物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即日起,本刊开设“一点科普”栏目,与广大读者分享学校科研工作者在各领域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

从第一个生命出现在地球上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亿年。在这数十亿年间地质变动,沧海桑田;新的生物不断演化出现,而旧的生物又不断绝灭消失。地球历史上出现过的这些生物与它们生活的土地一起被深埋地下,在温度、压力与漫长时间的共同作用下化为岩石。这些岩石中蕴藏的生物遗体以及这些生物曾经生活的遗迹,即为化石。岩石和其中的化石就像一本历史长卷,为我们记录着亿万年来地球生态环境面貌的变迁。

通过研究地球上的各类岩石,我们可以了解地球曾经发生的重大变化:地球从岩浆遍地的“火球”变为有着茫茫大洋的“水球”,又在部分时间变为遍地冰雪的“雪球”;大气中的氧气从无到有,陆地由贫瘠的荒漠逐渐变为各种植物与动物的家园;大陆碰撞形成高耸的山脉,高山又在不断的风化作用下变为低矮的丘陵。地质历史中形成的岩石,为我们记录了当时环境的温湿度等气候信息,让我们可以还原地球的演化历史;而和岩石一同形成的化石,为我们保存了久远的过去形成的生物形态,让我们可以了解不同门类生物的演化过程。通过研究化石,我们知道了历史上出现过诸如埃迪卡拉生物群、澄江生物群等奇异的生物组合;发现了脊椎动物,也是我们人类祖先的真实长相;也见证了脊椎动物登上陆地、飞上天空、重归海洋,以及地球历史上五次生命大灭绝的惨烈景象。

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而如今的我们,通过研究地球过去的变化历史,也可以逐渐认识物种兴衰、气候演化和地质运动的规律。通过对这些自然规律的了解,可以助力我们创作科普、科幻作品,制作模型、玩具等古生物文创产品,激发社会对科学的兴趣;也可以帮助我们寻找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为国家经济建设添砖加瓦;还可以为我们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指引,为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提供信息。

(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 郭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