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邮电大学报》

张大林:强“面子”塑“里子”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

2023-10-31     浏览(94)     (0)

行驶在青吉村的大路上,宽敞明亮的村主干道两旁,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漂亮的农村新居错落分布;田野里瓜果遍布……一股澎湃的乡村振兴力量迎面袭来,正演奏着一曲“农村美、农民富”的新乐章。

美丽的背后,得益于青吉村的“进阶”发展。近年来,青吉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大林带领着驻村工作队,深入推进青吉村乡村振兴,奋力推动产业发展提效、乡村建设提质、乡村治理提劲,精心绘就美丽乡村发展新画卷。

抓好产业帮扶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力。

青吉村,位于重庆开州竹溪镇,是学校落实市委组织部帮扶集团各项任务,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开展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的一个村。自张大林驻村以来,便把强村富民的解题思路放在了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上。

“通过建立就业帮扶车间,不仅能壮大集体经济,解决部分村民就业,还能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张大林说。

2022年,学校提供25万元帮扶资金,以此为基础,张大林以村集体经济为主体形式,成立了“重庆市开州区青吉服装有限公司”,创建就业帮扶车间,为竹溪镇乡村振兴重点打造项目,主要提供被服加工、被服批发、被服零售等经营内容。

目前,该公司已签约订单近400万元,并与广州、东莞、杭州等多家大型服装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车间的建立,实现了村民本地就业增收,回引在外务工部分村民,减少了农村留守情况,增加了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2023年预计为本村村民增收100余万元。”张大林表示。

在西瓜成熟的季节,青吉村果园一排排圆润饱满的西瓜挂满藤蔓,今年开春以来,雨水好、光照足,使这里的西瓜口感格外清甜多汁。

“今年,我们村引进的高品质西瓜、草莓、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种植400余亩,加上土地流转、本地务工等为村民增收共计60余万元,这又为青吉村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张大林说。

为了特色产品产生长远价值效益,张大林联系了学校经济管理学院、传媒艺术学院组织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围绕打通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来村开展调研论证。目前,校地双方正积极推进打造开州特色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切实推动村民致富。

党建惠民让百姓生活“好”起来

青吉村紧邻高速路口,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农家乐、钓鱼场等休闲、娱乐资源丰富。漫步在青吉村的大小村落,处处都能邂逅不同的风景。

如何让青吉村实现一体化长远发展?张大林的思路是结合当前美丽村庄、文旅融合等要求,积极挖掘本村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集参观、旅游、休闲、采摘、垂钓、美食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通过进一步改善乡村环境,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真正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挣钱的美好愿望。”张大林说。

翻天覆地的环境变化,让村民们干劲十足。在强劲有力的经济基础护航之下,张大林还坚持做好村民们的思想建设工作。

自驻村以来,张大林组织村支两委、党员,每月开展集中学习,要求把学习情况作为支部书记年终述职重要内容。同时,结合本村老党员多、不在家党员多、居住分散等特殊情况,积极创新学习方式,通过上党课、集中宣讲、分小组讨论、线上学习、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学习教育,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学习教育氛围日渐浓厚。

此外,张大林坚持推动村务运行规范化,组织村支两委修订积分制、公益岗位、集体经济等管理制度,完善和落实村民自治、村级议事决策、民主管理监督制度机制,严格审核把关村务相关事项,认真落实群众会、代表会、院坝会等民主决策要求,村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

2022年底,青吉村首次兑现积分制,创新开展年度“乡风文明示范户”“优秀社长”评比表彰,获得良好反响。“在乡村治理中引入‘积分制’‘小组会’‘评比’等形式,村民不仅能把自己家的事做好,还能为集体的事、村上的事出力,形成了群众新风貌。”张大林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和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打造本村特色主导产业建设,积极引入更多的“志智双扶”项目,寻求更多的社会资源,延伸产业链,推进强村富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