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以往不同,本次会议的名称增加了“文化”二字,历史性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七个着力”要求,绘制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提出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高校作为文化输出重地、人才培育高地、接班人输出基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名副其实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新时期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文化育人使命。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国内与国际的统一,凸显了鲜明的真理性、实践性、人民性、开放性。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对新时代文化建设重要课题作出科学有力回答,给出管用实用办法,是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新时期高校文化育人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入脑入心入行。
二、全面把握,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聚焦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从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我们要立足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人才培育目标等系列特点,持续加强学习、研究、阐释,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实到人才培育成长的全过程。
三、躬身实干,自觉肩负起新时代文化育人使命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要做到以下着力点:一是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政治责任,强化法治保障,注重顶层设计,配强文化队伍,为担负起新的文化育人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立德树人,以己默化,广大人民教师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不断提升思想认识,躬身实干,持续提高自身文化道德素养,做到“经师”与“人师”相统一,以良好的自身文化素养指引学生、默化学生。三是构建高校文化育人体系,丰富完善文化内容,依托高校育人特色,从国家、集体、个人层面,形成思想引领、品德塑造、活泼健康的文化氛围,推动文明校园创建走深走细走实,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培根铸魂。
高校作为宣传文化思想的前沿阵地,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形形色色的文化冲击更为明显,影响更为突显,效应更为长远。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高校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重要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开创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