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明确指出,要把加强对广大团员和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源源不断为党输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也是共青团引领青年学生淬炼思想、凝练价值的重要场域。高校共青团要抓住当前面向广大团员和青年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契机,把握好“根和魂、基和本、船和桥”三个基本问题,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确保政治引领工作取得实打实的效果。
政治引领工作的“根和魂”在于加强党的领导,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不仅是高校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起点,也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根基所在。高校共青团要整合资源、凝聚合力,用好“两字诀”:一是“带”,主要靠党委“带”、党建“带”,就是要着力完善党建带团建的制度机制;二是“联”,就是要加强横向联系,推动实现党和团的工作联动、阵地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品牌联创。要从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委、基层党团支部三个层面,全面增强“带”的意识、找准“带”的抓手、改进“带”的方式、完善“带”的机制,把“带”的作用体现到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阵地建设等全过程各方面,真正做到以带促建、以带促管、以带促作用发挥。
政治引领工作的“基和本”在于加强组织建设,要坚决夯基固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共青团工作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坚持校院两级功能型团支部建设,着力实现团组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从“组织覆盖”到“工作覆盖”。一是巩固和完善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着力巩固学生会改革成果,加强学生会和社团建设,做好学生社团规范化管理,压实团学领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链”。二是坚持团的第一属性是政治性,充分发挥好政治教育、政治动员、政治录用、政治参与等功能。结合高校实际制订团支部发挥政治功能的指引,完善“推优入党”工作机制,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三是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坚决落实团干讲党团课、建立团学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机制,实施二级学院团委书记轮流领学分享的交流模式,提高教师团干讲政治的能力,也提高教师团干“教学生讲政治”的水平。
政治引领工作的“桥和船”在于加强工作创新,要坚持多措并举。毛主席曾说: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解决好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桥”和“船”的问题,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曲高和寡”走向“润物无声”。一是要善用身边的鲜活资源,用好社会实践“大课堂”。将道理和事实相结合、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与剧本相结合、讲台与舞台相结合,让青年学生感受“不看不知道”的震憾、产生“原来是这样”的顿悟,受到“我们要怎样”的启发。二是要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深入一线、深入到青年学生中间去开展工作。在融入青年学习生活日常中增强师生互动,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信任帮助,在生活化场景中深化师生共信、共识和共情,重言传更重身教,引导青年积极向上。三要抓好重点群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青年学生骨干“带”到组织、“带”在身边,与老师一起策划活动、一起研究问题、一起开展工作,既“键对键”,又“面对面”,双面发力、双向奔赴,进而实现“点燃几盏灯,照亮一大片”。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团委书记、
我校2023年度基层组织团干部进修班(第16期)学员)